新闻中心

沉醉绍兴:定武兰亭

2025-10-21 09:43

来源:

丢弃在“杀狐林”的《兰亭集序》石碑终于又让人洗净了血迹,运送到了定州。

在唐朝的时候,曾经在这儿设置过“义武军”,因而此地就叫做义武。但是宋太宗的名字叫赵光义,任何地方都得避讳。于是义武不得叫义武,就改名为定武。这样,这块碑石也就只好叫做“定武兰亭”。这与欧阳询临摩《兰亭集序》原本叫《定武本》有所不同。

到宋朝薛向守武州的时候,见到这碑,就运回长安家中,盖座亭子,专门放碑,外面罩以碧纱,不是十分要好的人不能够看到。

薛向的儿子薛嗣昌很喜爱这碑石,自己拓下几本,只是这次损坏了原石中的“湍、流、带、有、天”五个字,后人就把这种拓本叫做《定武兰亭损五字本》。

宋徽宗赵佶知道了,就追查“定武兰亭”碑石,不许藏匿。薛嗣昌一听慌了,知道不交不行,紧忙用薄得象蝉翼那样的纸,用三张叠在一起,蒙在石碑上拓字。这样一拓,第一本上的墨就深些,第二本上的墨比较淡些,第三本的墨就更淡了。这种本子便叫做“蝉翼本兰亭”。因为墨迹的浓淡不同,所以后来人们就讲“定武兰亭”有肥瘦两种,这是“定武兰亭”中最好的本子了。

薛嗣昌把“定武兰亭”石碑献给宋徽宗,宋徽宗很喜爱,收在皇宫里。到了赵构手里,还特别制了一个龛阁,把碑盛着,放在“睿思东阁”里面。

到了靖康时,即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洛阳,当时对这块碑石并没有留意,没抢走。留守宋汝霖见到大喜,就押着人把这块石碑送到维扬,献给赵构。这时赵构虽然在逃难之中,见到这块《定武兰亭》碑石,还是十分欢喜的。

那知道不到一个月工夫,金兵就追到维扬,赵构仓忙逃过江。从此碑石就失落不见踪迹,以后就再也没人查到过。

到了元朝有个赵子固,有一本《定武真本》的碑帖。一次,他趁船,到水中遇风,船翻了,他跳入水里,一只手把碑帖高高举起,大声叫道:

“这是一本珍贵的《兰亭集序》碑帖呵!我的性命可以不要,请大家一定要保住这个宝物呵!”

最后,这本碑帖的确被救了出来,只是有些地方已经被水浸湿,因此又叫做《落水兰亭》。打从这次以后,也没人提及这《落水兰亭》的下落了。

清人吴荣元藏有一本《定武真本》的薛嗣昌拓本。后来他曾翻刻过一次,但这新刻的碑石怎样,就没见人提起过。吴荣元死后,就把薛嗣昌这拓本作殉葬品,带进棺材里面去了。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