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滨海新区产业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位于沥海街道康庄路与沧海路交叉口的奇顺金属钢塑复合新型材料容器智能制造项目施工现场,4栋单体建筑已全部实现主体封顶并通过验收,标志着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该项目投资方——浙江奇顺包装容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金属包装领域深耕十余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滨海新区蓬勃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与我们专注的生物医药包装细分赛道高度契合,这是我们将新生产线布局于此的重要原因。”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形成年产钢塑复合新型材料容器75万个、210升及以下精密容器175万个的产能,将为新区生物医药、新能源、化工、食品等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助力构建更完善的区域产业内循环体系。
今天的项目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动能。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新区已有19个重点产业项目相继开工,覆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核心领域,为构建“4311”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绍兴新弘电器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个智能家电零部件项目10月15日正式取得施工许可证,这两天现场桩机作业正有序推进。这个总投资10亿元、用地40亩的项目,将建设约6万平方米的车间、研发中心等设施,投产后有望进一步完善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增强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
进入四季度攻坚期,滨海新区正以更快节奏、更实举措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四季度预计还将有5个项目开工,以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新区投资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速项目落地,滨海新区正不断优化服务保障体系。新区投资服务中心今年进一步深化服务专员制度,推动角色从“跟踪员”向“服务专员”转变,服务范围扩展至涵盖“一码四证”、能评环评、配套保障、竣工验收等全流程。截至目前,已为75个招引落地的产业项目提供精准服务,协调解决各类事项超300个,有力助推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服务专员丁一锋几乎每天都会前往新弘电器项目现场,“我们前期的重点是协助企业加快手续办理,确保水、电等配套及时到位,为顺利施工扫清障碍。”
此外,一系列硬核举措正同步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滨海新区通过实施“六战争先”攻坚行动,建立健全重大项目“1+X”三级协调机制,并借助双月晾晒比拼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旨在高效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引导全区上下以最大力度抓项目、最快速度建项目、最优服务推项目,全力以高质量产业项目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章淳 编辑:方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