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白衙弄与鲁迅故里更配了

2025-10-20 09:11

来源:

在绍兴古城,鲁迅故里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八方来客。与这处人气鼎盛之地仅咫尺的白衙弄,正经历一场从“面子”到“里子”的深刻变革。这条位于古城核心文化展示环上的巷弄,西接繁华的步行街,东邻鲁迅故里人行主入口,其改造提升不仅关乎一条小巷的新生,更承载着接住核心景点溢出流量的期待。

根治“城市病”

夯实接流基石

白衙弄,全长约310米,其名与明代礼部尚书朱赓有关。朱赓为官清廉,曾居住于此,人们为了怀念他而把这条弄堂称之为白衙弄。弄堂周边分布着不少老小区,生活气息浓郁。又因为毗邻鲁迅故里,承接古城人气最旺景点的流量。尤其是绍兴地铁开通后,越来越多的游客从鲁迅故里地铁站出来,步行一两百米便能进入白衙弄。

然而,岁月侵蚀之下,弄堂渐显老态。“以前这条路地砖碎了不少,坑坑洼洼的,雨天一不小心就踩一脚水。”在白衙弄居住多年的李大爷回忆道。除了破损的地面,纵横交错的“空中蜘蛛网”不仅杂乱,更埋下安全隐患;老化的排水管道时常堵塞,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

面对这些问题,也为了更好地接纳鲁迅故里流量的溢出,今年塔山街道着手对白衙弄进行改造提升。“目前,白衙弄的整体风貌改造提升工程量已完成75%,预计本月底完工。”塔山街道建管办负责人韩之浩介绍,改造涵盖建筑、市政、景观及安装等多个方面。

在市政方面,更换破损的给排水管道,修复窨井,保障道路通畅与排水顺畅。对于“空中蜘蛛网”问题,对暂时无法入地的进行统一归拢处理。建筑层面,工程对沿街立面进行了统一修补,外墙采用协调的色调和材质进行翻新,让街巷的整体风貌趋于和谐。

品质提升,织就共享空间

硬件改造是基础,提升生活与游览的舒适度,是吸引人的关键。本次提升工程,致力于打造一个既满足原住民生活需求,又迎合游客休憩需要的共享空间。

“你看这里,原来是个卫生死角,堆着杂物,现在改成一个小花坛,还配了休息墩。”李大爷指着弄堂中段一处新景说,“我们老年人没事可以坐这里晒晒太阳、聊聊天,路过的游客也能歇歇脚。”

这些细微之处的变化,体现在弄堂的多个点位,比如墙面旁添了花箱,路面进行了平整,新的路灯、路标指示牌也将安装到位。“我们在这条弄堂里开了6年店,看着原本破破烂烂的弄堂和墙面焕然一新,每天心情都好了不少。环境提升不仅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也提升游客游览的舒适度。”弄堂里餐饮店负责人说。

文化赋能

激活流量价值

随着古城文旅业的日益繁荣,白衙弄的业态也在进行一场自我升级。曾经零散的早餐店等正逐渐被越城特色糕点店、汉服体验店所取代。

96年出生的姑娘沈欣怡,看中了白衙弄毗邻鲁迅故里的独特地理优势,今年5月在这里开出了一家名为“百草绮韵”的旗袍妆造店。“我做的都是线下游客生意。今年暑假生意就比较理想,顾客络绎不绝。”沈欣怡表示,“随着今年国庆鲁迅故里二期开放,能明显感觉到这条弄堂的商业氛围在升温。你看白衙弄周边,包括新建路一带,最近一下子冒出了七八家旗袍店、汉服店。”

为了进一步提升街区整体形象,并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本次改造还对沿街店招店牌进行调整,使其既各具特色,又能与古城风貌和谐共生。“我们还将为白衙弄新增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艺术墙绘。”韩之浩透露,“这些墙绘将巧妙融入白衙弄自身的历史典故,以及鲁迅文化中的经典元素,让游客在漫步巷弄时,不仅能感受市井烟火,还能完成一场与历史、与文学的沉浸式对话。”

项目负责人表示,白衙弄改造后将延伸现有景区南北纵向深度,扩大景区面积,并可连接柔遁弄,完成景区步行大环线的游线闭环。更重要的是,它将利用自身的历史人文、周边商业及特有的市井生活场景,为鲁迅故里景区填补特色场景体验,成为越派文化生活体验地。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吴可蒙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