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莲花落对于我来说,既是事业,也是使命。”今年77岁的绍兴莲花落艺术家倪齐全,先后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文华剧作奖、文华表演奖等国家、省、市级专业奖项120项,共计创作、改编、演绎绍兴莲花落曲目260多个。
得偿所愿成演员
前不久,倪齐全在浙江省非遗馆完成了一场绍兴莲花落的“曲艺脱口秀”,用时下受热捧的“脱口秀”形式推广绍兴莲花落,可谓创意十足。
倪齐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莲花落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曾被授予“浙江省‘德艺双馨’曲艺家”称号。倪齐全的表演有噱头、接地气,不论走到哪,都有大批“头戴乌毡帽”的粉丝。每次下乡演出结束,老百姓总会“起哄”,让他“再唱一只”……
十多岁时,舅舅带他上城听了一场莲花落,没想到,倪齐全就这样与绍兴莲花落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孜孜不倦的学习探索之路。
经过不懈的努力,1975年5月31日,倪齐全进入当时的绍兴县曲艺团,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绍兴莲花落专业演员。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听说有莲花落表演,他必跑去“偷师”,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莲花落的世界里。
“二度创作”有噱头
倪齐全创作、改编和演绎的莲花落,借鉴了评弹、评话和其他说唱艺术、戏曲特色,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人物演绎生动,收放自如。
在《倪齐全曲艺文集·绍兴莲花落》一书中,记录了一次他的“二度创作”:“冲出屋门,‘嚓啦啦啦’推翻桌子踢倒凳,‘叮郎郎郎’饭碗、酒瓶当手榴弹扔。把几桌喜酒全部翻转……”这番生动的场景,在原作中只有寥寥数语,即“冲出房门,把几桌喜酒全部翻转。”倪齐全的改
编,大大活跃了剧场效果。
“每天入睡前,我都在想,怎样改编、演绎才能更出彩。有时候已经躺在床上了,忽然有了灵感,连忙起身开灯,拿纸笔记录下来,生怕灵感稍纵即逝。”倪齐全笑着说。
在倪齐全看来,一个优秀的莲花落演员,应该具有“二度创作”的功夫。“莲花落是很接地气的说唱艺术,我们要把文学脚本的‘书面话’翻译成大家爱听的‘绍兴话’,这样观众才会更有共鸣。”倪齐全说。
1994年2月和1996年3月,倪齐全两次应邀赴香港演出,他生动风趣又充满家乡泥土芬芳的表演,让游子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
非遗传承勇挑担
1995年10月,在第二届中国曲艺节上,倪齐全表演的绍兴莲花落《傻瓜闪光》同时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的创作、表演、音乐、伴奏4项大奖!
有人认为,倪齐全是天生的曲艺人,鲜为人知的是,就在第二届中国曲艺节他的节目开演前,倪齐全还在不断地练唱。比起天赋,他更相信“天道酬勤”!
2008年初,倪齐全有了一个新身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莲花落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我很开心,这是对我多年工作的肯定,但更多的是,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倪齐全告诉记者。
为传承和发展绍兴地方曲艺,2011年,绍兴小百花艺校创办“国遗·绍兴地方曲艺传承班”,当时已退休的倪齐全又被聘任为“班主任”,他不遗余力地投入其中,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继续深耕细作。
除了做好莲花落的创作、改编、演绎和传帮带,倪齐全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绍兴曲艺理论思维的整理与出版中,他编著的《绍兴莲花落》《倪齐全曲艺文集》等书籍成为了绍兴地方曲艺人的“必读书目”。
全媒体记者 张影
(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