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天生就会做好爸妈,所以陪伴孩子的成长要不断学习。”
今天(10月18日)上午,“幸福越课堂·绍心大讲堂”第九期在绍兴市文理学院(河西校区)风则江大讲堂开讲。著名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教授以“好爸好妈是怎么炼成的”为主题,围绕观念、规律与沟通三大维度,为现场家长带来一场深入浅出、富有启发的专题讲座。

讲座开始,陈教授便抛出家庭教育中的核心命题—我们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她指出,一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是让孩子这一生“过得好”。那么,怎样才算“过得好”?陈默以幽默的语言结合生动案例,引导家长反思:将孩子培养成社会精英,是否等同于赋予他们幸福的人生?
在近三小时的分享中,陈默逐步勾勒出“过得好”的具体图景:孩子应拥有身心健康与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内心的愉悦感不只来自外界评价,更源于自我认同;具备欣赏自然与艺术之美的能力,并为之感动;拥有助人的能量,独处时不孤独,群处时不焦虑;更应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既能与伴侣和谐相处,也愿为人类社群奉献。她强调,这些特质共同构筑了幸福人生的基石。

陈默也直指父母在教育中常犯的具体错误。她指出,许多家长“心口不一”或“言行相悖”,使孩子接收到矛盾信息,久而久之削弱对父母的信任。此外,将情绪化辱骂误当作批评,会让孩子在不当言语中逐渐否定自我,甚至埋下怨恨的种子。她提醒家长,教育不能仅对孩子提要求,更需不断自我觉察,“用尊重换取尊重,用爱呵护爱”,勇于承认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互动环节,在座家长提出的问题种类很多,针对学员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陈老师都一针见血解答。教育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每一次学习,都是自身的成长;每一次成长,都将成为孩子的榜样。
此次讲座全程通过越牛新闻客户端直播,未能到场的家长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精彩内容的回看。未来,“幸福越课堂·绍心大讲堂”将持续关注各类需求,邀请各领域专家带来更多主题分享。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姜京和/文 冯古川/摄 编辑:谢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