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AI+”提升产业硬实力

2025-10-18 08:42

来源:

近日,滨海企业浙江福瑞喜药业有限公司年产10亿支吸入制剂车间引进了“AI高速灯检机”,该机器通过智能传感器,可精准捕捉吸入制剂的破损、划痕及溶液内部毛细物等瑕疵,其工作效率相当于70名工人。

1台机器抵70名工人,这就是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革命,不只是福瑞喜药业,滨海新区的众多制造业企业都在积极引进“黑科技”,努力打造5G工厂,通过AI赋能向未来工厂进军。科技是制造业的硬核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科技含量上,更体现在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上。福瑞喜药业的“AI+”既解决了人工检测效率低、误差大的痛点,又推动药物生产向更高端的流水线升级,沿着“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阶梯循序渐进,走上了以技术赋能生产、以智能重构流程的发展规划。实践证明,在当前全球产业链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只有将科技深度植入生产全链条,才能让制造业真正拥有硬核底气。

越来越多的“AI工厂”,为滨海制造业带来了多维度的变革红利,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加速器”。人工智能介入生产线的效果十分明显,譬如提高了产品品质,压缩了工资成本,提升了生产效能,降低了质量风险,同时为企业建成了数据库,通过“工厂智脑”对生产数据的实时分析,为管理者决策提供精准依据,推动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这是人工智能为制造业注入的全新活力。

然而,“AI+”提升产业硬实力并非一蹴而就,滨海新区的“AI工厂”仍需多维度发力。首先,要强化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当前AI设备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很多关键算法和高端传感器仍依赖外部引进,技术瓶颈依然存在,因此要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其次,要完善产业生态建设。滨海新区已着手推进搭建企业对接合作平台,但还可进一步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高效流动与集聚。其三,需拓展AI制造的应用场景。目前滨海企业的AI应用大多集中于生产、质检环节,未来可向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领域延伸,逐步实现“AI+”的全链条覆盖。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亦 声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