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个实打实的“钓鱼迷”,没什么别的爱好,一颗心全扑在了这事儿上。每天接我放学回家,他往沙发里一蜷,准会掏出手机刷钓鱼视频,手指还下意识地跟着屏幕里的动作比划抛竿。什么季节钓鲫鱼最好、哪条河藏着什么鱼、草鱼偏爱玉米还是蚯蚓……他全都如数家珍。
要说钓鱼人的“家当”,我家可算应有尽有。车库角落里堆得像座小山,两米七、三米六、五米四……长短不一的鱼竿整齐地倚在墙边;汽车后备箱一打开,鱼线轮、大小鱼钩、各式鱼漂塞满三个收纳盒,连鱼饵都细分为甜香、腥香好几种味型。再加上折叠钓凳和抄网,简直是个随开随走的“移动装备库”。
每天晚饭一结束,我爸撂下碗筷就往楼下冲,直奔小区河边他那“专属钓位”。他总先抓两把鱼饲料撒向水面——这叫“打窝”。他笑眯眯地向我解释:“先给鱼儿喂点‘零食’,它们才愿意乖乖上钩呀。”接着,他左手持竿,右手将鱼饵搓成小团,小心翼翼挂上钩,随即手臂一扬,鱼线“嗖”地划破空气,轻轻落水,溅起一圈涟漪。之后他便像被施了定身法,眼睛死死盯住浮漂,连脚尖都微微绷着,那专注的神态,活像一尊入定的石佛。直到浮漂猛地往下一沉,他手腕迅疾上扬,鱼竿瞬间弯成一张满弓。每当看到鱼儿在钩尾扑腾跳跃,他脸上的笑容能一直咧到耳根,眼睛也眯成了两条细缝。
说我爸“走火入魔”,真不算夸张。夏天毒日头把他晒得黝黑,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他也纹丝不动;冬天寒风刮得人脸生疼,他裹紧厚棉袄,哈着白气继续坚守。有一回下大雨,他竟撑起大伞照钓不误,浑身淋得半湿也满不在乎——在他心里,大概没有什么比等待鱼儿咬钩那一刻更重要的了。
这就是我的“钓鱼迷”爸爸。他对钓鱼的痴迷,正如鱼儿离不开水。虽然偶尔觉得他太过投入,但每回看到他乐在其中的模样,我也会被这份纯粹而执着的热爱深深打动。
2025年10月14日
(柯桥区鉴湖小学四(4)班 孙晗清 指导老师 宋国琴)
作者: 编辑: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