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按下这个按钮,对应投放口就会打开,投放后自动关闭,干净又方便。”近日,在绍兴绍兴市越城区沥海街道玖尚府小区广场上,垃圾分类督导员正手把手教居民使用智能垃圾分类屋。随着“嘀嗒”声响起,分类屋投放口有序打开,居民将垃圾精准投入对应收集桶,整个过程高效整洁。
近年来,滨海新区以智能设备为抓手升级垃圾分类管理,通过布局智能垃圾分类屋与再生资源智能回收柜,解锁环保治理新场景。截至目前,新区已建成265个智能垃圾分类屋、90余个智能回收柜,在实现垃圾分类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为居民营造更整洁的生活环境,为“无废城市”建设注入动能。
据了解,为提升垃圾分类质量,新区推进分类屋标准化建设。“我们把分类屋升级改造纳入‘越美小区’建设重点,让设备既实用又美观。”沥海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分类屋采用简约外观设计,与小区环境自然融合;屋内配备水电、通风排气及消毒设备,即便高温天气也能保持空气清新,改变了传统垃圾投放点“脏乱差”等问题。
除了垃圾分类屋,90余个再生资源智能回收柜的上线,让居民垃圾分类有了“即时收益”。居民只需扫码打开柜门,投入纸箱、饮料瓶等可回收物,系统便自动称重结算,收益可通过微信提现,轻松攒下“奶茶钱”。这种看得见的实惠,让环保理念进一步走进居民日常生活。
“以前攒一箱废品要等收废品的人上门,现在随时投、马上换钱,邻居们都爱用。”马山街道悠步观澜南区居民丁先生指着一个再生资源智能回收柜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回收柜上醒目标注着“有偿回收、聚废为宝”,清晰划分玻璃、纸类、塑料等五大回收类别,价格一目了然——纸类1元/公斤、塑料0.35元/公斤、饮料瓶0.03元/个,微信小程序累计满1元即可提现,让环保行为有了便捷、具体的回报。
智能设备的优势,不仅在于便利居民,更在于通过数据赋能实现精细化治理。“设备搭载满仓预警系统,能实时反馈回收物重量与高度,我们根据提示及时清运、分拣,形成‘投放—回收—再生’的闭环。”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加兵介绍,智能回收柜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布局,解决了传统回收站“时间固定、议价烦琐、计量不透明”的问题。
智能设备的投用,带来了显著成效。如今走进滨海新区不少小区,曾经的垃圾异味消失了,乱堆乱放现象不见了,整洁的分类屋、有序的投放场景成为常态。通过智能设备的后台数据,新区还能实时掌握小区居民投放垃圾情况,为后续垃圾分类宣传、设备优化布局提供精准依据,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
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多方面深化环保治理。扩大智能设备覆盖密度与服务范围,让更多居民享受便捷;加强宣传推广,引导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强化设备运行监管,保障服务质量,逐步构建高效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同时,新区计划将垃圾分类与小区绿化提升、设施维护等工作结合,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围,为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朱灵斐 编辑:徐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