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人工智能+”激发产业新活力

2025-10-17 07:45

来源:

近日在滨海新区企业浙江福瑞喜药业有限公司年产10亿支吸入制剂车间,该公司最新引进的“AI高速灯检机”正在工作。企业六车间生产副主任刘波告诉记者,该机器通过智能传感器,可精准捕捉呼吸制剂的破损、划痕及溶液内部毛细物等瑕疵,其工作效率可抵70名工人。

福瑞喜药业是国内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制剂研制领域的领先企业,近年来推行“连续式”药物生产流水线改革,引入全自动配液系统、连续式灌装机、阿童木机器人手臂等设备,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在人工智能设备赋能下,公司不断优化药物生产布局,目前正向混悬液制剂、粉雾与气雾制剂创新药等方向进军。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近年来,滨海新区大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有效引导企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协同发展,积极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引领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滨海新区拥有众多制造业企业,这里无疑成为人工智能大展拳脚的最佳舞台。在斗门街道的精工国际绿色建筑钢结构5G工厂里,“黑科技”无处不在。生产车间内,5G+AI视觉质检系统通过采集焊缝图像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和识别焊缝质量,实现了无人值守的质量检测和控制。而同样应用5G+AI技术构建的安全监控系统则对主要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通过AI分析识别安全风险隐患并实时预警,实现了安全管理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这座总投资4.05亿元的工厂,采用“1+2+N”架构,即1个“工厂智脑”、2个中心(指挥调度中心、数据和网络中心)与建筑全生命周期N个应用场景,融合了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物理工厂与虚拟工厂的实时映射。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工厂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改造,构建起绿色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新体系。

眼下,滨海新区已逐步形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梯次培育模式,让AI技术正逐渐从“辅助工具”跃升为“核心生产力”,加快与产业深度融合,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区主导产业融合创新,鼓励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模式。同时加强产业生态建设,搭建新兴产业与人工智能企业的对接合作平台,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章 淳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