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当地时间10月15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一期《温室气体公报》指出,2024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创历史新高,加剧地球面临的气温升高问题。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人类活动持续排放二氧化碳以及野火频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加上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等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可能导致气候恶性循环。
2025年8月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文图拉县爆发山火。新华社发
世界气象组织还指出,从2023年到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飙升了3.5ppm(百万分比浓度),这是自1957年开始现代测量以来的最大增幅。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浓度也已升至创纪录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表示,上一次地球历史上出现如此之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水平是在大约300至500万年前,当时地球上人类尚未出现。
世界达到第一个气候临界点
此外,据报道,根据来自23个国家87个机构的160名科学家共同撰写并发布的《全球临界点报告》,世界达到第一个气候临界点。
报告称,随着全球变暖突破1.5℃的临界阈值,世界正迅速逼近一系列灾难性临界点,其中温水珊瑚礁大规模死亡已成为首个显著标志。这意味着人类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气候现实”,即地球多个关键系统的稳定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10月12日发布的一份由160名国际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新报告指出,由于海水温度急剧升高,预计全球大多数珊瑚礁将严重衰退。科学家们同时警告,世界也正站在其他关键气候临界点的边缘,包括亚马孙雨林退化、主要洋流系统崩溃和极地冰盖消失等。
不过学界对此也存在不同声音。有专家认为尽管珊瑚礁确实面临衰退,但断言整个珊瑚礁系统已越过临界点可能仍为时过早。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财联社、澎湃新闻)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