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点,天色微亮,柯桥区钱清街道新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已是一片忙碌。工作人员穿梭在蔬果、肉类批发摊位间,仔细地采集着样品,这些样品将被第一时间送往检测中心进行快检。“一旦快检发现农残超标、成分异常等问题,我们会立即联系执法人员跟进监督抽检与执法抽检,不让问题农产品流入市场。”柯桥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深化食用农产品安全治理,今年,柯桥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食品快检、监督抽检、执法抽检”三检协同联动,打造“风险预警—精准核查—违法处置”的全链条监管闭环。其中,食品快检凭借“即到即检”的速度优势快速初筛风险,为后续监管提供精准方向;监督抽检依托专业实验室的精准检测能力,对风险点进行核验,夯实风险判定的技术支撑;执法抽检则聚焦违法线索,定向开展抽样取证,为后续立案查处、追究责任提供确凿依据。三者的有机串联,有效提升了该区食用农产品安全治理的效率与精准度。
技术突破成为“三检联动”加速跑的关键。去年6月,浙江省首家食品快检技术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落地柯桥区钱清街道,聚焦快检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衔接,探索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今年,经多轮试验优化与适用性验证,量子点微球荧光定量、拉曼光谱两大新技术正式应用于柯桥区“菜篮子”的快检,前者可实现1份样品多项目同步检测,后者则能更精准识别肉源性成分。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快检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据悉,相关检测数据还会实时上传至绍兴市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数智管理系统,通过全流程数智化管理,确保数据可追溯、可查询、可共享。
截至9月底,柯桥区已累计实施快检182846项次,开展快检与抽检联动67批次、监督抽检与执法抽检联动12批次,立案查处3批次,用高效协同守住群众“菜篮子”安全底线。目前,柯桥区快检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安昌酱肉制品、日铸茶等特色食品也已纳入重点检测清单。柯桥区市场监管局根据每月阳性率动态调整检测品种,结合季节特点优化检测频次,让安全守护更贴合民生需求。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周可阳 编辑:方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