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传统产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第二批)名单正式公布,滨海新区的浙江海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至此,滨海新区已有2家上榜企业。
什么是内生裂变?是指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自身增值裂变、创新裂变、转型裂变、链式裂变等方式,实现企业做大做强。换言之,就是企业内部革新产生裂变能量,形成新质生产力打开产业新格局。纵览滨海新区企业的内生裂变,其核心是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像海印数码的前身是高污染、高能耗的北海印染,如今蜕变为手握“四位一体”集成方案、带动23家上下游企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这种“裂变”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跨越,从单一生产向全产业链赋能的延伸。而企业之所以“裂变”,一方面是环保生态要求的制度性倒逼,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自我追求。海印数码投入近1亿元研发经费,组建专业团队,与高校共建实验室,成功开辟了数字印花新赛道。
“内生裂变”不仅使企业焕发新生,同时也给区域发展带来“红利”。从产业结构优化来看,绍芯谷通过腾退42家低端产能企业、盘活184万平方米厂房,构建起“泛半导体+”全产业链闭环,实现了从“低小散”到“高精尖”的华丽转身。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来看,滨海新区97个制造业内生项目累计投资195.2亿元,33个二次更新项目盘活低效用地超1000亩,让“沉睡”的土地资源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宝贵空间。尤为重要的是,“内生裂变”起到了“以点带面”作用,通过“链式反应”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
当然,企业的“内生裂变”并非纯粹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由政策、服务、生态等协同发力的结果。滨海新区思路清晰地强化顶层设计,将内生项目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并为企业裂变提供制度保障,通过一系列举措,破解企业“内生裂变”的各种难题。这说明“内生裂变”需要培育的温床,只有提供良好的沃土,企业的内生之芽才能破土生长,企业的裂变基因才能壮实有力。
实践证明,具有内生裂变动力的企业是不断成长、迭代、创新的企业,即便是传统老牌企业,也能焕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滨海新区需主动激活这种内生力量,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引资力度的同时,用心浇灌这片“内生花园”,激发更多企业“内生裂变”的能量与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能。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亦 声 编辑:方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