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理思融情,半笺诗稿记山河

2025-10-15 19:54

来源:

黄浙云的身份,藏着两种看似不同的特质——经济师专业背景带来的理性,让他习惯在工作中严谨调研、精准决策;而诗词创作者的感性,又让他善于捕捉生活里的温度与诗意。这两种特质,在他身上融合得格外自然。

目前,黄浙云在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从事党群工作,每天的工作离不开“接地气”的调研:项目决策前,他要戴着安全帽穿梭在工地的各个角落,和钢筋工、焊工聊工程里的难题,跟技术人员讨教施工中的细节,笔记本上记满了一线职工的意见,“职工利益无小事,每一条建议都得实打实地记,不能掺半点虚的。”有一次为了摸清大家对食堂伙食的看法,他连着3天在食堂和工人一起吃饭,从菜的口味问到分量,把建议一条一条整理好交给后勤部门,看着食堂后来添了大家爱吃的菜,他心里比谁都踏实。

这些从工程一线收集到的宣传素材,同样也是黄浙云诗词灵感的重要来源。写《破阵子・庆绍兴越东快速路先行段通车》前,他特意去现场看车流穿梭在新路上的样子;写《七律・咏农民工兄弟》时,他跟着工人一起扛过钢筋,听他们讲老家的孩子和庄稼;写《看项目工地小箱梁吊装》时,他想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工人的吆喝和夕阳的暖光。“这些都是最真实的生活,写出来才有力量。”

就连修改诗词,他也带着几分“经济师”的严谨。“我创作的诗词可能永远不是最终稿,因为我在空闲的时候会阅读以前写的诗词,觉得有更合适的字词,就会修改,可能一首诗词会在几年之后再修改,不力求完美,但追求精益求精。”黄浙云说。


作者: 编辑:尉立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