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第二面景墙”上线

2025-10-15 16:18

来源:

在鲁迅故里二期,崭新的艺术装置将文学化作可触摸的街头风景。百米书封墙与温情雕塑悄然伫立,更有版画《长夜明灯》化作鲁迅故里继主入口景墙之后的“第二面景墙”,引得游客纷纷打卡。人们在漫步其中,移步易景,遇见更立体、更丰盈的鲁迅文化。

街巷尽头处,游客穿过绍兴特色的石门框,看到巨幅版画《长夜明灯》构成的景墙。画中描绘鲁迅在北京西三条故居的冬夜,他手持煤油灯,立于挂满冰凌的屋檐下,送别手捧《莽原》与《呐喊》的青年。身影巍峨如碑,灯光熠熠如炬,照亮了一张张渴望启蒙的脸,也照亮了一条通向未来的路。

据悉,景墙原作来源于艺术家邬继德,其1969年至1978年间曾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工作,并于1975年创作了木刻画《长夜明灯》。这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曾带给他莫大的鼓励。画作采用黑白两色,对比鲜明。

60余张图书封面依次悬挂,有的出自越城籍设计师陶元庆,有的出自鲁迅之手极简字体、冷峻构图、大胆留白,像一场静默的“鲁迅设计展”。

鲁迅是北京大学校徽设计者,有人称其为——被文学“耽误”的审美达人。鲁迅纪念馆副馆长尉加说:“很多人只知道鲁迅拿笔,不知道他也拿‘美工刀’。这面墙,就是景区为游客打造的鲁迅审美的海报墙。”

鲁迅是众多艺术家的伯乐,《彷徨》封面是陶元庆经典之作。橙红色的底面配以暗蓝色的人物,三人并列观看落日却犹豫不动,有着彷徨徘徊之意。鲁迅还曾称赞《彷徨》的书面实在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

“彷徨记·越面馆”前的小鲁迅与长妈妈雕像,引得游客不时驻足观看,主创人员刘江黎告诉记者:“雕塑主要体现鲁迅童年故事,长妈妈虽是绍兴普通妇女,但她身上展现出人性的光辉。”《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有这样的温暖的情景。“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故事中朴实善良而又有点迷信的长妈妈为鲁迅买来了他期盼已久的《山海经》,成为鲁迅童年难以忘怀的兴奋时刻。

这温暖的一幕被雕像留存下来,真挚的情感借艺术装置再现街头,持久地感染着众人。记者现场看到,不时有人围观,还有人与雕塑合影留念。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