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小伙万米高空突发疾病,绍兴女护士挺身而出

2025-10-15 09:45

来源:

“若没有左女士的专业救治与高空守护,患者反复发病,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昨天下午,成都航空EU2260航班乘务组长陈女士致电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建办,只为向一位特别的乘客表达谢意。就在两天前的万米高空之上,这位乘客以医者仁心全程救护了一位突发疾病的年轻乘客小强(化名),让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最终化险为夷。

左艳玲与患病乘客

陈女士感慨,那是一段惊心动魄却又满溢温暖的特殊旅程。10月12日晚21时左右,成都航空的EU2260次航班如往常一样开启杭州至成都的航线。在众多乘客中,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普通精神科五病区护理组长左艳玲也正怀揣着对旅程的美好期待,满心欢喜地准备开启这段快乐时光。

可飞机起飞不久,机上广播突然打破了机舱的宁静。“航班上有乘客突发疾病,请问有医务人员吗?有乘客需要帮助!”空乘人员焦急的声音,在机舱内回荡,瞬间揪紧了所有人的心。

“发生了什么事?我就是医务人员。”没有犹豫,当时坐在经济舱21F位置的左艳玲听到呼叫,立刻站起身,亮明身份,走向飞机前排的乘务组。

“这位先生身体抱恙,需要您的帮助。”乘务人员告知左艳玲,坐在第一排的年轻乘客小强是位特殊乘客,刚刚疾病发作,瞬间晕倒、不省人事,这般突发状况着实吓坏了机组人员。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小强的病再次发作。左艳玲观察到,小强发作时,会反复出现双眼上翻、意识丧失、双手抖动等症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护理知识,她果断判断疑似是癫痫发作。“口中马上塞入毛巾,防止病人发生舌咬伤。同时吸氧,监测心跳、血压,尽量唤起他的意识。”左艳玲迅速展开应急处置。

短短一个多小时,小强从晕倒到复苏反复发作了4次,每次都令机组人员心惊胆战、手足无措。而左艳玲始终半蹲或跪在小强身边,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安抚和专业照护,防止其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二次伤害。

“别慌,他的生命体征比较稳定,我就守在他身边。”“他好多了,谢谢大家关心。”左艳玲不仅悉心照料患者,还同时安抚着机上其他旅客的不安情绪。在近 3个小时的飞行航程里,她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这位素不相识的乘客身旁,成了他在高空中最坚实的依靠。直到飞机降落前约半小时,小强的状态才逐渐趋于平稳,意识逐渐恢复。

结束航程前,机组人员紧紧拉住左艳玲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要是没有左女士,乘客的病情这么反复无常,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机组无法预判顾客病情是否稳定的情况下,航班可能会因此返航甚至中途迫降。”乘务组组长陈女士激动地说道。最后,她还热情地邀请左艳玲一起合影,定格下这美好的瞬间。

左艳玲与机组人员合影

旅程中,经过与小强的初步沟通,左艳玲也了解到,小强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在杭州进行科研工作。一个多月前才出现发病症状,这次前往成都就是去著名的华西医院就诊。

机组人员为保障小强的安全,特地呼叫了机场120急救人员。航班平稳降落后,早早等候在停机坪的急救人员迅速登机。而左艳玲则认真地向120医护人员交接了小强在空中发病的全过程、症状表现以及她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希望为小强的后续治疗提供宝贵的第一手信息。完成这一切后,左艳玲才默默转身,拎起自己的行李,消失在人群中。

记者了解到,工作生活中的左艳玲一直都是个热心肠。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时,她曾作为绍兴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成员,逆行奔赴武汉,在抗疫一线救死扶伤。她还是一位“热血达人”,多年来累积献血46次,献血总量达10000毫升。

昨天上午,记者联系到正在成都度假的左艳玲。“乘客反复发病时,我也很害怕,怕他发生意外。但当时机上只有我一个医务人员,我告诉自己不能慌,配合好机组人员,顺利抵达目的地。”左艳玲说,只要看到乘客病情稳定,转危为安了,她就觉得值了。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潘秀玮 编辑:黄晨珂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