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近期,绍兴市滨海新区多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全方位、多层次筑牢群众防灾减灾安全意识防线,营造全民参与、共同防范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马山街道洋泾湖社区,街道专职消防队以“理论+实践”的方式,为辖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消防应急安全课程。活动现场,消防队员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手册,向周边居民逐一讲解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常见类型、识别方法及应急处置等内容。面对居民提出的“高层火灾如何逃生”“地震预警信号如何判断”等问题,队员们结合案例和专业知识耐心解答,通俗易懂的讲解引得居民频频点头。
随后,街道消防队员还向居民现场演示了灭火器、逃生绳等应急救援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居民更直观地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以前只知道灭火器使用要‘提拔握压’。今天亲眼看到演示,才真正掌握了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等关键要领。”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表示,这种“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宣传教育方式,让防灾知识真正走进日常生活,为社区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
此外,孙端街道应急消防站也在辖区内设立宣传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及物资、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居民系统介绍地震、火灾、洪水、台风等常见灾害的应对方法。街道还发布温馨提示,提醒居民家中常备应急包,熟悉小区、学校、单位等生活场景的逃生路线,及时关注官方预警信息,遇险情保持冷静、有序撤离,引导居民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向主动防范实践,不断增强辖区整体应急韧性。
为增强残疾人的防灾减灾意识,斗门街道残联在辖区残疾人之家开展“安全守护 你我同行”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紧扣“易懂、实用、互动、安全”原则,通过图文并茂的讲座、应急物品辨识游戏、模拟疏散演练以及急救技能实操等环节,帮助残疾人掌握灾害预警识别、家庭应急包使用、紧急避险疏散等关键知识与急救技能,切实增强特殊群体应对灾害与险情的能力。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更是幸福的保障。下一步,滨海新区各地将持续推动防灾减灾教育常态化、专业化、多样化,通过知识普及、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等举措,让居民成为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持续织密基层防灾减灾“安全网”,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张 柯 编辑:尉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