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思远(左二)带领一群00后设摊推广。
不久前,在一场公益助婚活动的仪式上,25岁的衢州小伙陈思远站在台下略有些紧张,作为活动主要策划人,即便前一晚已经对过多遍流程,他还是紧盯着现场各种细节。2022年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毕业后,从做国风服装开始创业,这名00后如今成了一名文旅活动运营师,他的公司还在近期实现了盈利。
一毕业就开始创业
走青年的国风赛道
从毕业季的簪花学士服,到七夕节的汉服巡游,在陈思远的朋友圈里,有不少漂亮小姐姐身着国风服饰的短片,这也是他刚毕业时投身的方向。
2022年,陈思远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因为父母在杭州经营服装公司,有近水楼台之便的他选择留在绍兴,以服装产业链作为创业方向,但传统制造业难做,他很快切入到时下年轻人热衷的汉服、旗袍等新中式服装,同时提供写真、短片等拍摄业务。
“写真、短片市场竞争激烈,我们的这块业务市场反响平平,所以只有继续转型。”陈思远告诉记者,机缘巧合下,黄酒小镇提供了一处创业场地,他便成立了一家公司,开始转向文旅策划。
刚开始没有经验,陈思远带着团队踩了很多坑,曾遇到想“空手套白狼”的合作人,许诺提供很多资源,结果他们出钱出力但没回报;曾带着团队在项目上苦干两个月,结果项目黄了,钱也一分没挣到;还有资金压力,大的项目20多万元的费用要自己垫资,小的项目几千元的报酬也有人拖欠半年多。
“后来还是靠学校的老师还有以前打过交道的企业照顾,帮我们介绍业务、指导制作招投标文件等。”陈思远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口碑后,公司在文旅策划活动上打响了知名度,陆续有项目自己找上门来。
一群尚未结婚的00后
策划着多姿多彩的婚礼
今年以来,他们已承接了省内外的多场文旅策划活动,4月,宁波余姚四明山的红枫樱花季,8月,衢州常山北街的七夕开业活动,“十一”假期,柯桥区稽东镇冢斜村青春市集……一场场活动做下来,陈思远和团队把“青年+国风+传统文化”做成了可复制的模板。
陈思远介绍,目前核心团队有11人,平均年龄23岁,大多是“越秀”毕业的同学,有时一些大型活动缺人手,也会及时从在校的学弟学妹中找帮手。
对陈思远来说,他最近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公益助婚活动上。按照团队的策划,接下来将以每个月1到2场婚礼的节奏,在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云松自然村利用场地资源,打造一场结合茶香稻香的婚礼;在迪荡湖用无人机灯光秀、水晶船送戒指,打造一场低空主题的婚礼;走进越王城范大夫祠,用越地婚俗“三茶六礼”,打造一场传统婚礼;明年樱花季,还将走进“越秀”校园举办书香婚礼;在浙东运河博物馆参考运河文物复刻道具、定制古船模型婚宴桌等,打造一场运河遗韵婚礼。
陈思远表示,团队成员都没有结婚,但策划这个系列公益助婚活动时,大家都花了心思去调研和创新,用策划一场自己向往的婚礼的心态去打造项目,将本地特色文化与传统婚庆文化有机结合,为年轻人打造一个“有里子有面子”的新时代文明婚礼模板。
3年多来终于盈利
创业梦想成为现实
陈思远身上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因而在一些商业谈判中,并不会因为年轻而被小看,反而有很多客户觉得把事情交给他很放心。
作为敢拼敢闯的年轻人,陈思远和团队也经历了不少创业的艰辛。刚开始为了节省成本,异地活动都是当天来回,团队成员大都是凌晨3点出发,晚上10点返程。每逢大型活动,前一夜陈思远常常睡不着,所有的物料、主持等细节对了一遍又一遍,以避免当天出错。
“创业3年多,今年9月才开始盈利,刚开始是想着怎么有活干,后来是想着怎么把活干好,现在才有心力去考虑赚钱。”陈思远告诉记者,通过这些年的布局,公司致力于输出一套集文化研究、创意设计、产品开发、影视制作、活动策划与市场应用于一体的“古越文化IP综合输出体系”,用创意和镜头焕新传统文化,赋能文旅产业升级,也让自己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学校里,常有学弟学妹让陈思远谈谈创业心得,他的建议是先去学习,到感兴趣的行业里积累经验,避开前辈们踩过的坑,然后把活干好、积累口碑,才能把梦想变成脚踏实地的事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编辑:胡鑫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