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民营企业多、流动人口多,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
“老板联系不上,我们咋办?”某工厂因经营不善倒闭,严女士等6名外来职工讨薪陷入困境,最后她们来到诸暨市社会治理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受理案件后,帮其“点单”了入驻该中心的职工权益保障调委会。
职工权益保障调委会“接单”后,考虑到该事件的复杂性,调解员宣荷蓉与该中心商事纠纷调委会调解员宣华对接,共同开展调处工作。经两位调解员耐心调解,当事双方最后各退一步,就工资数额等达成一致意见,由周某代付职工工资。当职工们手机响起“叮”的到账声时,僵持许久的“薪”结终于解开。
各方优势互补,发挥出“1+1>2”的效能。今年以来,诸暨市社会治理中心积极发挥“一站式”平台作用,融合各类调解力量,对疑难纠纷开展联动调解,形成矛盾纠纷“你点我调”链接机制,单一矛盾多方解的举措也让调解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用机制驱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诸暨市社会治理中心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各镇街社会治理中心陆续推出多项创新:如牌头镇社会治理中心有效整合法庭、派出所等站所力量,创新“警源访源诉源”三源共治机制,提升基层矛盾化解处置质效;安华镇社会治理中心试点推行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双室联动,完善与基层法庭立案室可调类民商事纠纷双向流转,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诸暨市以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工作室)建设为依托,建强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平台,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有效破解群众多渠道反映、化解联动难等问题,真正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式受理、一揽子解决、一条龙服务’,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诸暨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市镇社会治理中心功能强化后,群众诉求平均处置时间缩短35%,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大城善治,最大的“力”是合力。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诸暨已下好先手棋,以卓越进取之姿,行稳致远,用更多的“诸暨实践”为“中国之治”提供基层样板和智慧方案。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