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沉醉绍兴:粤僧三宝

2025-10-14 09:58

来源:

广东番禺东北有座“朝汉台”,是一座顺着小冈起伏造成的亭台。每逢初一、十五,南粤王赵佗就在这儿向北方朝拜,表示自己永远归服汉朝的意思。

在“朝汉台”东面有座寺庙,庙里的主持大和尚,须眉尽白了。在他九十寿辰的时候,全寺撞钟擂鼓,所有和尚都为大和尚诵经拜贺。大和尚看到这样,一时高兴,就对和尚们说道:“我从小九岁就出家,到今年,都有八十一年之久了。佛云九九归真。而我体健气旺,但求百岁,功德圆满,那就更见我佛慈悲了。”

众和尚听了,齐诵佛号,同声庆贺。大和尚继续说:“我曾云游天下,足迹几遍五岳四海。看过奇迹胜景很多,平生仅藏三宝,今天拿出来,给你们见识见识。”

于是有个小和尚,捧来一只铜钵,钵上铺着一方黄绢,里面盛着一只乌龟,是紫铜制成的。肚皮空空,脊背甲壳上面留有三个小洞。正中洞口略大,左右两边较小。

大和尚拿来一把细嘴小壶,灌满水,轻轻把水向中间洞孔里灌去,水渐渐增多了。只见那乌龟四只脚就微微活动起来,没多久,竟然摇摆着头,徐徐向前爬行。和尚们见了,无不欢呼拍手。

乌龟爬了一会儿,大和尚又用小壶往右边小洞里滴了一点水,就见那乌龟缓缓地向右边转弯爬去。大和尚再用小壶向左边小洞里滴了两点水,那乌龟竟调转身子,向左边缓缓爬去。水灌得越多,爬行得越快。这时候,和尚们都挤着看,群头钻动,齐声赞叹。

大和尚说:“铜是可以得到的东西,乌龟也有能匠铸成,难就难在它注水能行。这全是匠人巧思已经达到精妙境地,才能制造出来的呵!因而我称它为我的“人宝”。”

接着,大和尚又叫小和尚捧来一只铜钵,钵上铺着一方蓝绢,远远看去,绢上好象什么东西都没有,等到走近再仔细看看,哦,原来上面有片玉。这玉儿跟水晶一样透明光洁。

大和尚叫人拿来一只罐儿,到山涧里盛满碧清碧清的山水。他背着人,轻轻把那片玉儿沉入壶角的水里,待水面平静了,叫和尚们看,指出玉片儿沉在什么地方?和尚们围上一望,哟,那玉儿就象被水溶化了一般,简直看不出来。

大和尚叫小和尚从罐里捞出玉片儿,把水擦干,用蓝绢遮住,放在灯光前面一照,这样就清清爽爽地看见玉片儿,不过它已经成为蓝色的了。再精细看看这片蓝玉,中间蓝色浅淡的地方,明显地看出来有“如意”两个字。原来这是一块白脂玉的如意,是稀世之宝呢。

大和尚说:“这玉片儿妙在天成,随光易色,非经过强光透照,不易看清。因为绢薄,而玉片儿厚些,透光较难,因此照在绢上色彩就浓,才容易看出来。这种白脂玉是地中藏的千年之宝,我们能够见到它,已是天幸了。因此我称呼这玉片儿是“地宝”。

最后,大和尚命人把大殿门都关了起来,殿里的光线顿时暗了不少。他又叫小和尚捧来铜钵,里面放着一方白绢,绢上放有一个字卷。

大和尚从钵里拿起字卷,轻轻展放开来。等到都放开后,猛然翻转,把字朝大家一亮。和尚们但觉得这张纸上,字字放光,耀人眼目,再凝神注视,哦!原来是王羲之写的,鼎鼎著名的《兰亭集序》呵!

大和尚忙把《兰亭集序》卷起来,说道:“我国的书法,以晋朝的为最好,晋人的书法,以王羲之的为最好,王羲之的书法,以《兰亭集序》为最好。就因为写了这《兰亭集序》,王羲之才被人们称为“书圣'。王羲之写《兰亭集序》也自以为是神助之笔,后来他又多次重写,终不及此。因而他把这字作为秘宝,子孙相传,距今已有两百年左右了。铜龟,千万人中,犹有人能够制成的;如意,千万年后,犹可能重现于世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没有人能够再写成的了。因而这是我的“天宝”呵!”

庙里的和尚,人人亲眼见到了主持大和尚的“三宝”,无不称奇叫好,这消息马上传遍到各处。

一天,番禺县令突然押来几个江洋大盗,说他们偷盗国库,里面有张《兰亭集序》,是他们交给庙里和尚藏的赃,因此把大盗押来指认藏赃人。大盗们东指西说,一刹时,捆绑了三、五十个和尚,个个打得皮开肉绽,鬼哭神号,但是没一个说出大和尚有《兰亭集序》的。大和尚见了心中不忍,忍痛捧出心爱的《兰亭集序》,交给了官差。

那伙人见着《兰亭集序》,大喜过望,唿哨一声,连同“江洋大盗”一起欢跃逃去。原来他们不是官衙里人,是专门来诈骗《兰亭集序》的。

那大和尚失去《兰亭集序》,伤心极了,叹道:“我的“天宝”已失,还要这“地宝”和“人宝”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懊恼地把铜龟能够活动的脚儿敲断了,又把白脂玉的如意也砸碎,没多久,大和尚也伤心地死了。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