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
前段时间,李荣浩“黑马”演唱会绍兴柯桥站现场气氛火热。与此同时,一股围绕演唱会经济衍生出的新兴服务潮,也在社交平台上悄然涌动——许多外地来的年轻粉丝往往会在演唱会结束后在柯桥各网红点打卡,约妆、约拍等个性化服务迅速走红。不少本地年轻人通过抖音、小红书、闲鱼等平台承接这类服务预约,力求接住外溢流量。如今,这种以技能接单、凭爱好变现的“轻创业”模式,在年轻群体中蔚然成风。
受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观念改变、消费类型多样化等因素推动,“轻创业”正获得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认同。相比于传统的创业模式,“轻创业”不需要重资产投入,也不必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具有门槛低、成本小、灵活性强等独特优势。当年轻人既渴望能有一番作为,又害怕掉进创业的高风险陷阱时,“轻创业”恰好以其轻量化的特质,成为他们叩击市场的理想选择。同时,“轻创业”往往建立在充分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其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以创新性和适应性牢牢贴近特定消费群体的心理,反过来也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着力提振和扩大消费方面,其作用同样不容低估。
当然,由于受传统思维影响,人们往往更希望孩子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而约妆、约拍等“轻创业”,则给人以不务正业之感。因此,要让“轻创业”得以轻装上阵,首先需要有更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应当看到,当下的年轻人,更愿意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从事新职业、投身新业态。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凭自己的观察、思考与技能在职场“厮杀”,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更何况,年轻人还能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洞察社会生活,熟谙商业运行规则。可以说,这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步,理应多一分包容,多一分鼓励,而不是轻易否定、抹杀。
还应当看到,“轻创业”作为创业的年轻态,前行道路上难免有种种问题与困惑,需要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出台更前瞻的政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比如,要聚焦“轻创业”群体收入波动剧烈、缴费主体缺失等现实问题,制定相应办法,使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基本保障有效覆盖这一群体;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提前预警,避免同质化竞争的低价“内卷”等。只有为“轻创业”铺设一条可持续、有前景的职业路径,使其成长为一份有面子、有价值、有未来的事业,才能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创业创新实践,在新赛道上实现自我价值,乃至成为引领行业风尚的中坚力量。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