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联谊报刊发《让140多万老年人幸福享老——绍兴政协集智聚力》一文。

全文转载如下:
截至2024年底,绍兴市共有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140.6万,老龄化率31.76%。为助力高质量实施“越享老”行动,日前,市政协围绕“推进幸福颐养”开展协商议政,政协委员、养老产业从业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交流。
市政协委员、市妇联权益部负责人金妙红建议,打造“幸福颐养超市”官方养老服务平台,涵盖家政清洁、康护服务、助餐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内容,并通过政府补贴、养老消费券等方式减轻老年人的消费负担。
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封蔚莹提出,创建全公益性的、便于老年人操作使用的医疗健康咨询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慢性病管理、用药指导、康复建议等服务。
“智慧养老,要让老年人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愿意用!”市政协委员、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陈君呼吁,建立养老服务智能化系统技术标准,推动智能设备互联互通,形成可持续的智慧养老生态。
“要更加重视精神养老。”市政协协商智库成员、绍兴和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乐怡建议,引导老年人参与公益、发挥价值,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市政协协商智库成员、时代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所长李昌贵提出,建立全市统一的老年人才库,鼓励老年人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
市政协委员、嵊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瑜尤为关注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构建‘乐龄大巴+智能终端’动态服务网络,推行‘一户一策’精准适老化改造,切实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
市政协委员、浙江人地(诸暨)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毛炬东建议,设立社区老年人法律服务快速通道,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
市政协委员、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出入院服务中心主任冯莉提议,在医院周边规划康复型养老机构,建立“急性治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服务链,组建“老年医学专科联盟”,提升老年慢性病管理和术后康复水平。
市政协委员、咸亨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琼提出,要充分把握银发经济机遇,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康养旅居、文化体验等有绍兴辨识度的银发旅游品牌。
市政协副主席华小洋表示,将强化跟踪监督,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以履职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内容来源:联谊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