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高千尺,不离其根。河山镇产业特色鲜明。早期工业依靠绢纺产业勃兴,给小镇留下了完整的产业链。尽管绢纺已淡然退场,但随着关联企业转型升级,纺织业依旧占据河山工业的半壁江山。目前,全镇纺织类规上企业有24家。
浙江景丰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有15年,这两年瞅准国内户外运动兴起的契机,通过专注户外功能性面料的创新研发与生产制造,加快设备迭代,投入3700万元购入150台国内最新型的喷气织机,陆续研发出36款新面料,逐步在户外运动纺织产业找到新的增长点。
“这款面料正面采用尼龙与氨纶组合,通过加捻工艺处理,耐磨耐用且垂感良好,反面精选48支纯羊毛,亲肤又保暖。”该公司总经理陆明拿出新款喷气织机织成的一款户外面料,脸上露出喜色:“没想到为了这块面料,两批欧洲品牌客户找上门来了,争着和我们合作!”
技术创新加设备更新,换来新的发展空间。如今,景丰纺织公司不再只能生产简单的涤纶面料,具有防水、透气、速干等多种功能的高端复合面料照样轻松拿捏,年销售额有望从2010年的1200万元增长到今年的1亿元以上。
技改蔚然成风。今年夏天,亚麻纱凭其透气、吸湿又抗菌的特性,从“纺织江湖”脱颖而出。河山镇的思源纺织有限公司嗅到市场变化后,立马调转方向,通过技改掘出了新赛道。走进企业崭新的数字化纺纱车间,一排排细纱机组高效运转,“吐”出一条条细如发丝的纱线。“我们淘汰了182台套传统设备,新机器单机锭数从256锭升到384锭,单机产量直接提升50%。”该公司负责人姚菊良说,目前新的数字化产线才投产一半,全面达产后,年产值有望再提升1亿元。
焕新促蝶变。在桐乡市中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年产7000吨绿色高档生态纱建设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整套生产线全部焕新,生产线火力全开,每天轻松“流淌”出8吨绿色高档生态纱,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作者: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