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秋季蔬菜要推迟上市了。”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科科长胡美华说。
持续高温少雨,对在田蔬菜,尤其是山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小。比如茭白不孕茭,番茄、丝瓜病毒病加重,烟粉虱、蓟马爆发等病症。
盛产西兰花的台州,也受了影响。往年8月底到9月初,当地10万亩西兰花、花椰菜就开始移栽。今年因为持续高温干旱,移栽时间普遍推迟到9月中下旬,上市时间也得延后。
“对粮油作物而言,高温未必是坏事,但田间管理要跟上。”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周伟军给出了“辩证视角”。眼下全省多地晚稻、大豆、玉米、番薯正处成熟季。他认为,只要水肥充足,高温能帮助晚稻、大豆积累更多营养,但需警惕高温高湿引发的病虫害。
除了农业,人的健康也受影响,尤其是情绪。
“非其时而有其气。”浙大二院中医科主任于慧敏说,自然气候异常时,人体生理机能可能受影响,容易引发疾病。
“现在‘秋燥’和‘暑热’的表现却重叠了,容易损伤津液。”于慧敏分析,白天热得像夏天,晚上温度却像秋天,温差较大,冷热交替致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所以,别让自己多出汗,少做剧烈运动,少吃太凉的食物,多喝点水。
另外,秋季常见的“悲秋综合征”,加上长夏季节的心烦气闷,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应避免情绪起伏过大,保持心态的平稳。”于慧敏说。
作者: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