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让不少人直呼 “难熬”,冰啤酒、冰西瓜、冰镇饮料成了许多人消暑的“标配”。然而,在享受这份清凉的同时,隐藏的健康风险却不容忽视。
近期,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接连收治了三例因 “贪凉” 诱发心肌梗死的患者,年龄跨度从五十多岁到七十多岁,且发病均与食用冷饮、接触冷刺激相关。
医生紧急呼吁:高温天气下,切勿过度贪凉,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需警惕“冷刺激”引发的致命危机。
午间冰啤酒下肚
六旬男子突发心梗
“当时就觉得胸口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住,喘不上气,连站都站不稳……”回忆起发病时的情景,60多岁的张先生(化名)仍心有余悸。
据他描述,事发当天中午,室外气温突破35℃,他在工地干完活后吃饭时,要了一瓶冰啤酒,一口气喝了大半瓶。本想缓解燥热,没想到喝完不久,胸口就传来剧烈疼痛,还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的症状。工友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拨打 120 将他送往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
急诊检查显示,张先生的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团队紧急为他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他的前降支血管完全堵塞。医生迅速植入冠脉支架打通堵塞的血管,经过一周的治疗,张先生的病情稳定出院。
两个多月三次夜间胸痛
五旬男子病根竟在“冰镇饮食”
与张先生的急性发作不同,50多岁的王先生(化名)的病情发作更具有诡异的规律性:两个多月来,他先后三次突发明显胸痛,每次都是在晚上,他也曾在其他原因做过冠脉造影,结果发现血管狭窄50%左右,并不算严重,而且白天活动体力活动时并没有胸闷系统症状。直到第三次胸痛持续几十分钟不缓解,家人赶紧将他送往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
急诊检查显示,他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明显升高,被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复查冠脉造影后,老王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没有加重,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在主管医生丁亚辉主任医师的仔细询问下,一个细节最终成为医生明确病因的关键:这三次严重胸痛都发生在晚上食用大量冰镇食物后,并且还大量吸烟。而这些恰恰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高危因素。于是医生给他使用了多种拮抗冠状动脉痉挛的药物,并要求他戒烟和避免吃冰冷的食物,老王的胸痛终于不再发作了。
吃冰西瓜时突发胸痛
七旬老人险丧命
而这几天,70多岁的李奶奶(化名)也因“贪凉” 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据家属介绍,晚饭后李奶奶觉得天气闷热,便从冰箱里拿出冰镇西瓜,坐在客厅里食用。刚吃不久她就突然捂住胸口,说“疼得受不了”。家人吓坏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到了医院。急诊时检查发现李奶奶的心肌酶指标超过了正常范围,心电图也有异常改变。虽然到医院使用药物后李奶奶的症状缓解了,但心血管内科团队还是马上给她安排了冠脉造影,结果发现李奶奶的前降支近段已经堵塞了90%以上,还可以看到小的血栓残留在堵塞处。丁主任迅速帮她植入支架开通了堵塞的血管,李奶奶的病情也趋于稳定。
冷刺激为何会诱发心梗?
这些“禁忌”要牢记
“高温天气下,人体为了散热,皮肤血管会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此时若突然接触冷刺激,如饮用冷饮、吃冰镇水果、用冷水冲澡、突然吹冷空调等,会使体表血管迅速收缩,血压骤升,心脏负荷突然加重;同时,冷刺激还可能直接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心肌供血中断,进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猝死。”
丁亚辉主任介绍,从近期收治的病例来看,除了食用冷饮,长时间对着空调风口吹、运动后立即用冷水擦身等行为,也可能成为诱发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危险因素”。
针对高温天气下的心血管健康防护,给出了以下建议:

作者: 编辑:张衎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