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滨海民营经济拔节向上

2025-10-11 07:29

来源: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位于滨海新区马海片区七色彩虹科技产业园内的浙江烯界热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内,高通量酷冷模组和石墨烯热界面材料正在批量生产。“目前相关订单已排至明年二季度。下半年还与国内几家汽车厂商开展了合作,产品有望实现‘上车’。”浙江烯界热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琛表示,明年企业将依托在石墨烯领域的技术优势,在高端热管理、车规级热管理以及大功率热管理三大核心方向布局发力。

作为民营经济要地,滨海新区工业领域近90%的贡献都来自像烯界热管理这样的民营市场主体。近年来,新区始终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激发企业活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民营经济占据了新区经济的“半壁江山”。截至9月底,滨海新区共有民营企业数量超15500家,其中制造业民营企业超5200家。不久前,2025绍兴市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正式揭晓,滨海新区共有浙江中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苏泊尔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富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绍兴国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家民企上榜。这些企业覆盖纺织、建筑、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构成了滨海新区“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

走进位于斗门街道的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涤纶工业纤维领域的领军者,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自2014年起稳居行业首位。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传统的聚酯切片需要用到一种含有重金属锑成分的催化剂,对人体和环境都会有一些影响。所以我们开发了无锑催化剂,可以让聚酯切片更健康、环保。”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平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已构建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省重点支持院士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等6个高端研发平台,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海洋工程等高端领域。

多元化发展,是滨海新区不少民营企业做出的战略选择。作为新区头部企业的代表,近年来,浙江中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深耕建筑业主业的同时,全面布局多元赛道,驱动企业发展新引擎。近日,集团旗下恒业成新材料二期硅油项目顺利完成建设,进入生产调试阶段,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封装、医疗器材、个人护理等领域。

“民营经济是市场的源头活水。”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全力“育苗造林”,常态化开展“联心助企大走访”“十业百展千企”等专项行动,选派驻企服务员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协助做好资金申请兑现等工作,着力为市场经营主体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推动民营企业“长高长壮”。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章淳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