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六战攻坚”一线蹲点(九) 打造共富“梅”景图 柯桥王坛构建青梅全产业链

2025-10-10 10:52

来源:

专栏《“六战攻坚”一线蹲点》今天一起走进王坛。近年来,柯桥南部山区——王坛镇立足青梅资源禀赋,构建“标准化种植、飞地化加工、多元化销售、融合化文旅”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青梅产业从“一棵梅”到“一条链”的产业升级,为乡村产业共富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王坛镇东村村香雪梅海景区,青梅树养护员蔡德宝正在处理有病害的梅树,补种新梅树,并对青梅树除草、施肥等,为正月梅花开放和初夏青梅成熟、采摘做日常准备。

青梅树养护员 蔡德宝:要修剪,开春以后就要开花,没草梅花长势也旺盛,梅花开起来多,游客来看比较好看,结果子多一点,老的不会结果,要新枝会结果。

东村的香雪梅海景区拥有杏梅、东方朱砂、墨梅等30余个梅花品种。赏花期间,游客可在农家乐里品青梅酒、尝梅子酱、吃梅子干,赏梅、品梅皆相宜。

柯桥区王坛镇东村村党支部书记蔡海军介绍,东村村共有5万余棵青梅树,青梅年产量约有50万斤,每年来东村赏梅的游客可达30多万人次。

柯桥区王坛镇东村村党支部书记 蔡海军:我们准备加强景区的维护,还要加强与松盛园这些企业的合作,让更多的村民参与青梅采摘等工作,在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提高青梅的附加值。

王坛镇素有“中国青梅之乡”称号,拥有国内单体连片面积最大的梅园。今年年初,王坛镇启动兴村共富链建设,依托党建联建,为东村村引入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浙江松盛园食品有限公司。

根据双方签订的“乡村共富”合约,企业不仅按照每棵青梅树20元的标准订购了东村村2万棵青梅树,还同步组织专人按有机绿色要求进行养护。浙江松盛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傅茂祥告诉记者,今年5月青梅成熟后,还聘请了当地村民进行有偿采摘,并运输至共富工坊(飞地工坊)加工成青梅酒、青梅腐乳、青梅酱等产品,共加工青梅200多吨。

浙江松盛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傅茂祥:采摘完之后,6月17号我们专门到王坛青梅采摘基地我们拿了现金给老百姓现场发放了采摘费,一共有162名(户)收入我们最多的村民领到了1万多元的报酬,最少的村民也有2、3千元,我们松盛园共实实在在为东村村民增加收入140万元以上。

王坛青梅是柯桥区传统名果之一,梅树种植以东村为核心,辐射全镇各村。记者了解到,目前,柯桥区王坛镇全镇共有6700多亩梅林,并以东村为核心,引入古越龙山、松盛园、梅饴馆等农业龙头企业,打造高品质种植基地。打通青梅产品市场化路径,依托东村的直播基地,打造“产地直销+直播带货+线上商场”数字化营销矩阵。今年以来,青梅产业链已经带动增收300多万元。

柯桥区王坛镇党委委员 吴佳倩:我们将利用我们独特的香雪梅海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打造出一个集聚辨识度的金名片,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