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绍兴上虞的叶先生(化名)
经历了一场现实版的“电锯惊魂”
失控的电锯
将其胸口生生劈裂出一道
长达3-4厘米的恐怖伤口
起搏器囊袋也被电锯直接割破了
情况十分危急
......
惊魂:
干活时电锯割破胸前“生命线”
三个月前,叶先生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医院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恢复良好。然而,就在他以为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时,一场意外不期而至。在家中使用电锯干活时,叶先生一个不慎,高速运转的锯片猛地割向胸前,不仅划破了皮肤,更直接割破了包裹着起搏器的“囊袋”!
起搏器囊袋是位于皮下、用于安置起搏器的一个“小房间”,其完整性至关重要。一旦破裂,外界细菌极易入侵,可能引发致命的囊袋感染,甚至波及整个起搏系统,导致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情况万分危急,叶先生被家人火速送往上虞区中医医院急诊。
急救:
当机立断,清创重置“生命引擎”
心内科起搏器团队接到急诊通知后,迅速赶到现场评估。检查发现,叶先生胸口有一道约3、4厘米的伤口,起搏器囊袋(即容纳起搏器的皮下“小房子”)已破损,起搏器部分暴露在外,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感染、起搏器故障,甚至危及生命。医师在查看情况后,立刻启动了应急方案。

时间就是生命。起搏器手术团队为叶先生实施了紧急“清创+起搏器重置术”。手术的第一步是彻底清创,如同为一块被污染的土地进行深度清洁,医生们小心翼翼地清除所有可能被污染的坏死组织和皮肤,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随后,鉴于原囊袋位置已严重受损,容易感染且切口不愈合,医生们当机立断,将原本的起搏器及电极取出,在原切口下方重新建新囊袋,为这台“生命引擎”重新建造了一个全新的、洁净的“家”,整个手术历时2个小时,过程顺利。
术后:
化险为夷,康复出院
术后,心内科医疗团队为叶先生制定了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严密监控其生命体征和伤口愈合情况。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叶先生平安度过了感染危险期,伤口愈合良好,起搏器工作正常,病情持续稳定。近日,叶先生已顺利拆线,康复出院。出院时,他激动地握着医生的手说:“现在想想都后怕!多亏了你们医生、护士们帮忙,等于帮我捡回了一条命,真的太感谢了!”
(内容来源:上虞区中医医院)
作者: 编辑:邵正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