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写的字都随写随毁,又不肯替人家写,因此人家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象宝贝那样珍藏起来。
一次,他的家旁搬来一位老婆婆,家里养有许多大白鹅,成天“嘎嘎嘎”亢声大叫,王羲之听到就赶忙去看。这一只只羽白冠红,净洁傲岸,气宇轩昂,神态悠然的大白鹅呵,把王羲之都看呆啦,喜迷了。
老婆婆热情地接待了王羲之,只是她很喜爱这些鹅,既不肯送给人家,也不愿意卖给人家。王羲之左想右想想不出法子,只好常常过去看。
快一年啦,正当秋凉的时候,一天,王羲之来到老婆婆家。只听老婆婆正在叨咕,想写个贴字,把她那些宝贝大雄鹅分开来,正愁着哩!王羲之听到,就说:“老妈妈,别愁别愁,我来替你写。”老婆婆认真地说:“我要写的字,大哩!”王羲之听了笑着道:“再大也没关系。”于是老婆婆把王羲之引进房里,但见墨已磨黑,笔也放好,桌面上铺着八尺见方的素绢。王羲之一高兴,马上就写了“宝贝大雄鹅”五个字。可老婆婆还请王羲之再写“殿堂”两个字。王羲之乘兴写好“殿”字,正写“堂”字,猛然想起她写这字做什么用的呢?老婆婆见王羲之一打愣,慌忙抢起字就逃。王羲之一抓,把“贝”字抓破了,只见老婆婆已经脚生彩云,冉冉向天空飞去了。但老婆婆逃的时候,慌里慌张,把“鹅”字也丢落了,弄得那“鹅”字满天飞。
王羲之回到家,想想,被抢走的四个字,可以凑成“大雄宝殿”,字那么大,一般寺院用不上,准是上界仙人来骗他为“凌霄宝殿”题的字了!
他恨透了权贵和神仙们一再骗取他的字,很懊恼,说道:“我今后再也不写字了!”于是抓起那支神奇的飞狐笔向书桌一掷,没想到那支飞狐笔竟象长了翅膀一样地飞起来,穿破窗纸,沿着窗外弄堂笔直向前飞去。笔儿飞过的这条弄堂,直到今天,仍然叫做“笔飞弄”。
那飞狐笔飞到衖堂头,拐个弯儿,落到一道桥的石头上,于是这块石头就叫做“笔架石”。而这座桥呢?人们就称呼它为“笔架桥”。
一说王羲之见两个童子卖鹅,卖了鹅,童子愿留下养鹅,王羲之把他们留下来了。后见两童子写字,王羲之见他们写错字,便一一订正,写出样子,后来凑足“灵霄宝殿”四个大字,两童子就化作两只白鹤,衔字上天去了。
作者: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