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长青和最闲董事长,看似极为矛盾,但戎巨川自有他的理解。
说他闲,他不但毫不避讳,反而乐呵呵地承认:“我每天4点半起床,7点健身,8点15分准时上班,中午回家吃饭再回来上班,下午3点下班,晚上8点睡觉。”
“我们的家居服品牌果壳,年利润5000万元,我和它的总经理有一年多没聊了。”他笑着说。
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话,让人觉得戎巨川又在“吹牛”了。实则不然,这是博洋多年前构建的“裂变”机制所然。正如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
所谓“裂变”,上次面访时,他就跟记者详细解释过,早在2017年,博洋就架构了产权市场化、人才市场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机制。最核心的就是尊重人才资源,让有能力的人跳出来去创业、创新。
比如,博洋家纺一家实体公司就裂变出了博洋七星、博洋生活、博洋家居、博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拥有多个品牌。博洋的服装品牌从唐狮开始,现在裂变出10多个不同细分领域的子品牌。
像德玛纳女装品牌,就是一位采购员提出的商业方案,3个月就做到了千万元销售额。又如博洋私人管家洗涤,它不但提供洗涤服务,还研究洗涤液配方,新的洗涤产品又出来了……产业不断地裂变、延伸。
新裂变出的品牌越来越多,但戎巨川几乎不去调研各产业公司,而是由板块和产业公司董事会运作,由总经理负责,即“以总经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戎巨川告诉记者,就连这栋总部大楼的健身房,他都有意聘用了一位23岁的主理人负责打理。“要相信年轻人,可以做得非常出色。”他由衷地赞叹。
“哪天博洋日子不好过了,就是我们放权放得不够。”他说,“企业家要学会把自己从事务中解放出来,一定要充分地放权。”
戎巨川笃信:“企业家尽量少做单一决策,因为一旦决策失误,公司机制会放大失误的破坏性,严重时也许会难以挽回;而要让总经理们做决策,因为他们是听得见炮声的人。”
当然,他并非全然甩手。“控股公司会控制好两张表:现金流管理和损益表。这就好像是高速公路的护栏,两个栏杆拦住了,就让车在上面跑吧。”戎巨川说。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