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农作物丰收的黄金季,也是秸秆焚烧防控的关键期。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守护蓝天白云,绍兴市滨海新区孙端街道通过“回收利用+立体防控+宣传引导”的组合拳,构建起全链条、多层次的秸秆焚烧防控体系,为大气污染防治筑牢坚实基础。
在孙端街道新河村的田间地头,多名清运人员手持工具,将散落在农田里的秸秆、瓜藤及各类农田垃圾归集整理,并熟练地装上清运车,准备送往指定存放点。“我们每天都会安排专门的清运车,配合农户做好秸秆、杂草等的清运工作。尤其在当前秸秆和瓜藤大量产生的季节,清运次数也会相应增加,确保秸秆等及时离田。”绍兴金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方毅表示。
新河村农作物种植面积大,每年秋收后产生大量秸秆。为避免露天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村委联合第三方公司建立“田间收集、临时存放、集中转运、再生利用”的全链条处置机制。收集的农作物秸秆先统一存放在指定临时堆放点,每月两次转运至绍兴再生能源公司进行资源化处理,既避免焚烧污染,又让秸秆变为宝贵资源。“村里每天安排5组人员开展巡逻,在傍晚等秸秆焚烧高发时段,增加巡逻人员数量,争取让秸秆焚烧零发生。”新河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新河村的实践是孙端街道推进秸秆焚烧防控工作的缩影。为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孙端街道着力构建“人防+技防”结合、“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的秸秆焚烧立体防控体系。
“通过设置包联责任制,街道将辖区村社划分成42个网格,每个网格均明确包联的街道干部和村干部作为责任人,组建起专职巡查队伍,确保防控责任层层压实。”孙端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还积极借助科技力量赋能防控工作,利用无人机航拍、视频监控等先进手段,实现对辖区重点区域巡查的无死角、全覆盖,大幅提升秸秆焚烧行为的发现效率。最近一个月,孙端街道累计出动秸秆焚烧巡查工作人员70余人次,扑灭秸秆焚烧5起,劝阻秸秆焚烧10余起。
在严格巡查的同时,街道工作人员还主动承担起宣教责任,向群众广泛普及秸秆禁烧政策和生态保护知识,引导群众养成“不想烧”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孙端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保持秸秆焚烧防控高压态势,不断优化“人防+技防”巡查机制,完善秸秆资源化回收利用处置体系,巩固和提升群防群治效果,让蓝天白云成为孙端街道秋季最美的底色。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张 柯 通讯员 金 霞 编辑:尉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