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个个功能齐全、充满烟火气的农村家宴中心在滨海新区各村落投用。这些家宴中心不仅是村民操办宴席的首选地,更是集文化展示、邻里交流、养老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
农村家宴中心不亚于乡村的“大酒店”,是村民举办红白喜事的必选地,乡亲们在家宴中心吃一桌家常菜,品味乡村烟火气,没有铺张浪费,远离面子宴席。农村家宴中心在逐渐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同时,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了乡村移风易俗,让村民越来越接受家宴中心办家宴的新风尚。应该说,家宴中心落地乡村之后,从源头上减轻了村民负担,杜绝了攀比奢华的陋习,让宴会简办悄然成风,倡导了乡村文明新风。
令人惊喜的是,家宴中心不仅以家宴为抓手办好文明宴,还以温情为纽带办好敬老宴。尚巷村的“师爷大食堂”投用首日便邀请70周岁以上老人共享20多道软烂可口的家常菜,马山村家宴中心联合大学生为老人举办集表演与聚餐于一体的集体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对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发挥了有益作用。
农村家宴中心的魅力,在于其不仅有饭菜的“烟火气”,更有睦邻和谐的“浓情味”。一桌精心烹制的农家菜,不只是满足舌尖需求的宴席,更是连接情感、凝聚人心的桥梁,其提供的独特情感价值,是富丽堂皇的大酒店所不能给予的,也是乡村振兴进程中不可缺少的。
当然,农村家宴中心的作用与功能不应止步于此。试想,举办婚宴寿宴升学宴毕竟次数有限,家宴中心大多数时间都是闲置的,何不抓住乡村文旅不断升温的黄金期,把家宴中心打造成为让游客见证乡村振兴、体验乡土人情、品尝土菜锅气的“乡情窗口”?在讲好乡村故事、招徕四方游客、深化农旅融合、激活乡村共富的同时,放大家宴中心对乡村文化与乡土风情的承载功能,深入挖掘本地饮食文化,推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菜,让家宴中心成为乡村文旅配套的“乡情大食堂”,让游客在这个大型农家乐里体验淳朴乡情与山乡风味。
家宴中心不只是村民的“会客厅”,更是面向外界的“展示厅”。当游客在这里品尝土菜、聆听乡音、感受乡风之时,乡村的文旅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亦 声 编辑:尉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