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诺奖生理医学奖花落免疫学,为细胞疗法带来更广阔前景

2025-10-08 20:08

来源: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6日,202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揭晓,授予三位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学者,他们分别是来自美国西雅图系统研究所的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坂口志文。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奥勒·坎佩表示:“他们的发现对于人类理解免疫系统如何运作,以及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会患上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决定性作用。”

“其实很早以前我们就猜坂口志文应该摘得诺奖,他陪跑了许多年,今年如愿,可谓实至名归。”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储以微教授介绍。

1995年,学界普遍认为免疫耐受是胸腺中潜在有害的免疫细胞通过被称为“中枢耐受”的过程被消除而产生的。坂口志文则大胆表明,免疫系统更加复杂,并发现了一类以前未知的免疫细胞,可以保护身体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害。玛丽·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于2001年发现重要成果,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的小鼠品系特别容易受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害。他们发现,这些小鼠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并命名为Foxp3。两年后,坂口志文在此结果上进一步发现,Foxp3基因正是调控其1995年发现的那类细胞发育的关键。这些细胞如今就被称为“调节性T细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教授介绍,T细胞是一把“双刃剑”,在肿瘤治疗中需要抑制其免疫耐受能力;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则需要提高其细胞功能。

瑞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杨程德教授表示,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都有异常和缺陷,也即正是对自身免疫抑制能力的下降,诱发了“自免病”。临床潜在治疗策略就是体内产生或增加这一群调节性T细胞,来实现免疫耐受。

在储以微看来,免疫学领域重大突破此前未能摘得诺奖,可能主要考量因素在于没有治疗疾病的相关应用。此次免疫学领域摘得诺奖,为细胞疗法带来更广阔前景。

(内容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