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第二天,一大早4台急性心梗急诊手术,从早晨6点连轴转到中午11点。呼吁大家,假期里记得清淡饮食,别熬夜,控制饮酒,好好享受假期的同时,把健康放在第一位……”10月2日中午,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郑浩主任医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情绪兴奋激动、旅游东奔西走、聚餐猛吃畅饮,加上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少见的高温天气等因素,易诱发心血管意外。10月1日-10月4日,浙江省人民医院已救治8例急性心梗患者。
忙里忙外、冷冷热热
大吃大喝之后
50多岁王大姐被送进医院
“患者突然胸痛胸闷不能缓解,心电图检查及肌钙蛋白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0月2日晚上近11点,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岑雪降副主任医师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到急诊室。
患者是50多岁的王大姐(化姓),大吃大喝之后出现持续性胸痛。当天,气温超过35℃,家中开着空调,王大姐作为家庭主妇,进进出出忙着准备家宴,之后与家人猛吃畅饮。然而,餐后不久,她觉得胸痛胸闷,休息了一会儿仍不能缓解,家人忙将她送到医院。
医院立即启动胸痛中心流程。白天已救治4例急性心梗患者的郑浩主任医师再次披挂上阵,主刀行急诊冠脉造影术。术中,发现王大姐冠脉三支病变,右冠中段急性闭塞,可见血栓影,予急诊冠脉支架术。
王大姐很胖,医生分析其很可能已有疾病的“基础”。 兴奋激动、高温天忙里忙外、猛吃畅饮等诸多因素叠加,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70多岁的邹大伯也在这几天不幸中招。过节高兴,平时不大喝酒的他在一天晚上喝了不少,情绪十分亢奋。然后出现胸痛、头晕、出冷汗等症状,家人见情况不对赶紧送他来到医院。冠脉造影手术提示,邹大伯一支血管中段有大量的血栓影,医生迅速开通病变血管,终于转危为安。
小心!
炎热也是心梗诱发因素
“都10月了,怎么还是这么热!”这是很多浙江人对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少见气温的感叹。浙江省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我省晴到多云为主,大部地区晴热高温,宛如盛夏。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利宏主任医生将节假日高风险行为归纳为以下几点:
饮食失控: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高油、高盐、高糖食物,会导致血脂浓度急剧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诱发血栓。
作息紊乱:熬夜、通宵娱乐或长途旅行带来的过度疲劳,会使心脏负荷大幅加重。
情绪波动:团聚、聚会带来的兴奋、激动甚至争执,这些情绪波动会引发交感神经亢奋,使心率、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烟酒无度:吸烟和过量饮酒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刺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中断服药:不少慢性病患者因出行或聚会,容易漏服甚至擅自停用降压、降脂药物,带来巨大风险。
“炎热天气也是诱发因素。”王利宏主任说,人体出汗增多,水分随汗液大量蒸发,致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就容易形成血栓。有些人喜欢大汗淋漓就饮用冰饮料或冰镇啤酒,血管容易受到刺激,导致血栓脱落或斑块破裂,诱发心梗。还有不少人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突然进入高温环境中,或由高温环境突然进入空调房中,温度的剧烈变化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心血管意外。
“对于已有‘三高’、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上述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利宏主任强调“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黄金法则。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胸闷、气促,或伴有肩背放射痛、恶心、呕吐、大汗等不典型症状,绝不能掉以轻心——立即让患者静卧休息,.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的“黄金120分钟”。
(越牛新闻综合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