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浙江的创新活力,源于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
“有求必应”与“无事不扰”,是浙江与杭州在营造创新生态过程中淬炼出的宝贵经验。通过精准施策——给政策、给项目、给资金、给市场,浙江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创新生态链。无论土还是洋、院还是校、“大厂”还是“小而美”,只要种下一枚种子,就有机会长成一片森林。
五年来,浙江步步为营,耕耘好这片创新的“黑土地”。
在人才引育上,更显开放与务实。浙江淡化全职、户籍、社保等刚性门槛,以实绩、贡献论英雄;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重点赛道,选聘“科技副总”1787人,实现县(市、区)全覆盖;人才“企业认定、政府认账”机制惠及企业7500余家,释放人才评价名额4.5万余个,并在全国推广,将用人自主权真正交还市场。
在评价体系上,更以质效、贡献为导向。“十四五”期间,浙江印发《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深化项目组织实施机制 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的若干意见》等,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部署上,旗帜鲜明地坚持“谁能干让谁干”的原则,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根本标尺,让科学家敢于挑战创新“无人区”,敢于投身高风险的基础前沿研究。
作者: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