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转变服务效能,从“单向输出”到“双向赋能”

2025-10-04 17:20

来源:

社会服务既是高职院校发挥功能职责、凸显办学价值的主要方面,也是深化“三教”改革、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本质上是校地、校企双向奔赴、双向赋能的过程。当然,实现双向赋能的关键是高职院校应深入调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了解企业和社区的实际困难与真实需求,实施“一地一策”,根据地方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实现校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合作共赢。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以项目为牵引,通过“揭榜挂帅”“点将配兵”等方式,凝聚力量、集中资源完成项目攻关,通过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提升自身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能力,打造富有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如可以以师生组团方式开展社会服务,引导和要求师生在社会服务大场景中,深化专业、课程、师资、教材、基地建设,加强纵向研究,拓展横向研究,实现社会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而广大学生则可以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历练中践行知行合一、德技并修。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服务与内涵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服务实践中所收获的鲜活生动案例、第一手行业信息是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组织创新、新型教材建设的“源头活水”,也是课程思政改革、人才培养创新、办学模式变革的重要参考。同时,社会服务的大场景也是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中青年干部培养锻炼的大熔炉,在面对真需求、解决真问题、接受真考验中提升“双师双能”。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赋能共同富裕作为干部能力提升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必修课”,把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乡村振兴、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案例,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旅游赛道”高职组比赛中,学校在总结多年师生助力共同富裕实践教学经验基础上,打造的“‘乡’约荻港 共‘fu’双遗”参赛项目荣获金奖。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