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蔗浪翻涌。诸暨市安华镇丰江周村的250亩甘蔗林即将迎来一场甜蜜蜕变。
不远处,“甜蜜丰江”共富工坊3.0提升项目工地上电弧闪烁,工人们正抓紧施工。休憩书吧、研学中心等空间已具雏形。这个以“甜蜜丰江”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项目,未来将成为集非遗传承、产业展示、沉浸体验、研学教育与休闲消费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窗口。
“陈老师,您这假期也闲不住啊!”工地里,村民周泉平一眼认出了忙碌的身影,笑着迎了上去。被亲切招呼的,正是绍兴市文化特派员、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党政办主任陈航峰。过去一年多来,他已往返村里50余次。趁着国庆节放假,他专程赶来帮忙。
去年6月,陈航峰初到丰江周村时,这里承袭自清顺治年间的古法红糖制作技艺正面临困境:糖品虽好,却囿于包装陈旧、品类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
“邻市义乌红糖声名远扬,我们的古法红糖如何突围?”在首次研讨会上,陈航峰认为,红糖不能只装在糖罐里,应该设法激发顾客的购买欲。在他的推动下,“青来乡甜”青年共创人文乡村行动在丰江周村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由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师生组成的团队从产品类型和包装设计两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市场吸引力。他们开发了多款面向青年女性市场的休闲红糖食品,并彻底改变了传统大桶简装的形象,设计出7大类、12个版本的全新包装方案。
作者: 编辑:尉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