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牛新闻推出绍兴首档原创夜读专栏《夜读》。所有文章由越牛新闻记者和越牛特邀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这里有街头巷尾的市井人情,有职场家庭的酸甜苦辣,有平凡人生的非凡瞬间,也有天马行空的小说爽文。今晚9点,我们来读《月是故乡明》。
【福利放送】
用文字记录思考,用分享点亮共鸣。今天起,您在《越牛夜读》栏目留下的每一条真挚评论,都将能为参与抽奖的“入场券”。(福利详见文末)
月是故乡明
作者 福兜兜
阿远在南山路夜跑完,抬头看到了月亮,一轮圆月高悬于天际,忽然想起来明天是中秋节。他最近在赶一个项目,零零散散能够挤出一天左右的时间,想想回去太赶了,所以对家里说不回去过节了。
不远处的广场上,中秋活动正在上演,不少人在闲逛夜游,孩子们手里拿着兔子灯。他忽然想起一些久远的关于中秋的事情……
(一)
每年中秋,家人总在外婆家欢聚,外婆的子女很多,所以每次相聚都很热闹。一早必定是小舅妈给大家分派任务,有的被派去买菜,有的处理食材,还要分配“大厨”。她也因此被家人冠以“当家人”的头衔。剩下没有被派到“任务”的人,则围坐一起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外婆年纪渐长,已经退居二线,不参与劳动和娱乐活动。她时而看看大家游戏,喝几口茶,时而出门去和邻居唠唠家常,直到吃饭的时候再回来。
外婆一出门,阿远的小舅舅开口了。“你们千万不要吃桌子上的零食和月饼,我刚看了一下月饼的生产日期,居然是去年的!”小舅带点嗔怒又无奈地对大家说道。
有人接话,“是呢,别吃!我看那牛肉干还是我过年的时候买来的,怎么现在还有啊。我刚打开了一颗,都长毛了!”
“等一下我都给她扔掉,就说吃完了。”小舅舅说。
阿远想到“爱收藏”的外婆,不禁笑出声来。
可是,外婆已经离开大家很多年了……
(二)
天上的月亮仿佛更亮了,也更远了一些。广场的热闹还在继续。明天,月亮会更圆吧。
阿远思考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回家去。
现在就出发,天亮的时候能到的。他回到住处简单整理了一下,下楼发动了汽车。
一路月色沉醉,记忆又如游丝般发散……
那是侄女三岁的时候,外婆刚离开一年。像往年一样,中秋节大家聚在一起。不知是谁买了一个兔子灯笼给侄女,但侄女玩了一会儿便失去了兴趣,丢在一旁。正巧这时,灯笼被邻居家年纪相仿的孩子看到了,于是过来抢。两人争夺起来,兔子灯碎了一地,小朋友们也哇哇大哭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怎么也哄不好。
这下轮到大人们着急了,“兵分八路”出门买灯去。跑遍小镇,终于买到了灯笼;一人一个,终于止住了哭声。
晚上,兔子灯被点亮,小小的侄女拿着灯牵着妈妈的手去街上……
阿远看着西沉的月亮,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我在回来的路上了,大概凌晨五点能到。”
(三)
凌晨到家的阿远,睡醒已是中午了。父母准备的饭菜带着节日的仪式感。
“今天不去外婆家吗?”阿远问。
“我等下下午过去,你小舅他们中午已经聚了一波了。你正好跟我一起去。”阿远妈妈说道。
汽车驶向小镇,果然,大家陆陆续续都来了。待到晚饭前,人差不多到齐。阿远的侄女特意穿了汉服,提着兔子灯,已长得亭亭玉立,看到他也来了,高兴地过来,喊着“远远舅舅”。
孩子们都顾不上吃完饭,只想着上街去玩耍、去看灯。
阿远没想到,小镇的节日氛围这么浓。
街上的霓虹闪烁,舞台上演员正唱着戏词。远妈被吸引,打算坐下看一会儿再走。
“愿月神庇佑,貌似嫦娥,圆如皓月。”不远处传来女孩子们这样的心愿。
阿远看着周围的灯火与熙攘人群,又抬头看看月亮,忽然感到岁月静好,心下澄澈又释然。
有凉风吹过,秋意正浓。
越牛夜读 | 留言有礼,晨光相伴
即日起,若您在《越牛夜读》栏目内已发布的文章内留下评论,就可于(10月13日)10:00参与抽奖。
我们将在留言区抽取10位幸运读者,每人送出1个泰国特大椰青。
领取地址:绍兴市越城区人民东路179号一盒鲜
思想与美味同行,期待您的足迹与思考!
(点击下方可阅读往期越牛夜读文章↓↓↓)
作者: 编辑:王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