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美丽乡村 全域共富

2025-10-02 12:44

来源:

绿水青山间,不仅有着望得见的美丽风景,更有着摸得着的幸福生活。在柯桥大地上,一幅全域共富的新时代“稽山鉴水图”正渐次铺展,娓娓诉说着美丽乡村的现在与未来。从昔日的“破旧小渔村”转身为网红打卡地,从曾经的“文化荒漠”蜕变作精神家园,柯桥用20年砥砺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修复、产业转型与乡村富美协同并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让乡村既有“颜值”也有“价值”,让百姓生活既有“滋味”更带“温度”。

全域精彩,有“颜值”更有“价值”

柯岩街道叶家堰居的变迁,是柯桥故事的生动缩影。10年前,这个依鉴湖而居的小村落,还面临着集体经济薄弱、环境脏乱差的困局。如今,白墙黛瓦映入湖波,网红书店、特色餐饮、文创工坊沿湖而生,村民在家门口端稳了“旅游碗”。

“美丽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转化为发展优势。”叶家堰居党总支书记钱国地的话,点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我们依托鉴湖自然风貌,尊重村庄原有肌理,重现水上唐诗之路的意境,提升乡村‘颜值’,再借生态与酒源文化优势,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旅游,让美丽产生经济价值。”如今,每逢周末,先锋鉴湖书店、“鉴里荟”创意生活街区游人如织。2024年,叶家堰居集体资产突破4000万元,集体收入达340万元,是10年前的20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关乎村容村貌,更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近年来,柯桥区围绕“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聚焦公路沿线、河塘沟渠等重点区域,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实现高标准、常态化管理,让村民真正享受到幸福、美丽、宜居的新家园。

乡村振兴,既要有“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也要有“金山银山”的发展之实。柯桥区深入挖掘地域与文化特色,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经济、文化、生态融合推进,打造出兰渚遗风带、鉴湖渔歌带、湖光山色带等8条稽山鉴水“千万工程”美丽乡村示范带。同时,全区各镇街依托资源禀赋,“一镇一品”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从“点上出彩”到“全域精彩”的跨越,绘就出一幅共富长卷。

夕阳洒落,鉴湖波光潋滟。叶家堰居的钱阿姨在自家庭院修剪花木,她感慨道:“以前年轻人想往外走,如今都愿意回来,环境好了,收入高了,日子自然就甜了。”这简单的话语,正是柯桥人民共同的心声。

幸福生活,有“滋味”更带“温度”

傍晚时分,稽东镇高阳村文化礼堂内座无虚席。村民们正沉浸于绍兴小百花实验曲艺团的精彩表演中。“以前看戏得进城,如今好戏送上门。”七旬老人裘爱花笑意盈盈,“文化生活丰富了,邻里也更和睦了。”

文化礼堂建设,是柯桥推进精神共富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区紧扣“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将其作为惠民利民的实事工程,累计投入近3亿元,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和社区文化家园近300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建立文化资源全域调度机制,让文化服务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雨”。

中午11点,王坛镇乐龄中心食堂飘来阵阵饭香。88岁的独居老人李奶奶准时前来就餐:“饭菜软糯,口味合适,还有老伙伴聊聊天,日子有滋有味。”

为解决空巢、独居、高龄老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柯桥区构建“1+N+X”乐龄助餐模式:“1”是每个镇街都有一家乐龄中心食堂;“N”即各镇街结合“乐龄之家”或家宴中心等场所,配建N个“乐龄之家食堂”;“X”即开设乐龄爱心食堂,其中包括爱心餐饮商家和对外提供居家助餐服务的机关食堂。目前,全区共有乐龄食堂78家,日均服务达9900人次。这一多层次、全覆盖的助餐体系,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问题,更成为他们情感交流、邻里相伴的温暖空间。

共同富裕并非遥远的目标,而是靠扎实奋斗可抵达的彼岸;乡村振兴也不是千村一面的复制,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实践。在这幅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中,每一个村庄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每一位百姓都是时代的见证者。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