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的阳光,灼热而明亮。在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训练场上,一位清秀的年轻女孩正耐心为新生整理军帽。然而当口令响起,她挺拔的身姿瞬间展露军人本色——她就是绍兴市越城区马山街道世纪街社区社工王丹莹,一名“00后”退伍军人,受街道选派担任新生教官,正完成一场从社区到校园的青春接力。

一、训练场上的“刚”与“柔”
“齐步走!一、二、一!”口令响起,作为新生教官的王丹莹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扫过每一排队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的站姿带着深刻的军旅烙印:双肩打开,脊背笔直,一种无声的威严自然流露。在纠正动作时,她严谨得一丝不苟,“手臂摆直,脚尖下压”,要求严格,不容马虎。

然而训练间隙,却是另一番景象。她会立刻收起严厉,脸上绽开温暖的微笑,走到学生中间。“累不累?”、“脚跟疼吗?”她轻声询问,分享自己当年的训练经历,引得大家笑声一片。她示范动作时,身姿流畅而富有力量感,一种独特的“柔中带刚”的美,让学生们看得入神。
“王教官和想象中完全不同!”来自会计专业的新生小李说,“她特别有耐心,不会凶我们,但不知为什么,她一个坚定的眼神,就让我们都想努力做到最好。她让我们觉得,力量和温柔是可以并存的。

二、人物回溯:迷彩青春沉淀的内在力量
今年25岁的王丹莹,人生履历已比同龄人厚重许多。两年的军旅生涯,被她形容为“淬火成钢”的岁月。“部队教会我的不仅是纪律体能,更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这段经历成为她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退伍后,她选择投身于基层社区工作。“社区和部队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大家庭’,需要用心去守护。”王丹莹说,“我想把军人的责任感,转化为服务邻里的热情,离需要帮助的人更近一点。”在工作中,她以认真细致著称,处理居民事务时总是不厌其烦,这份“认真”正是她军人本色与社工情怀的结合。

三、社校联动的温暖实践
此次王丹莹能以教官身份走进校园,源于所在街道的精心选派。当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提出军训教官需求时,街道第一时间推荐了一支综合素质突出的社工代表队伍,其中包括王丹莹。她优秀的退伍军人背景和出色的社区工作表现,让她成为这一任务的不二人选。

在为期两周的军训中,王丹莹将军人的雷厉风行与社工的耐心细致完美融合。马山街道未来社区运营项目组联合世纪街社区社群“光影岁月摄”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珍贵瞬间,展现了社校资源共享的创新模式。王丹莹本人,就是这堂“成长课”最生动的教材。她用实际行动向新生们证明:在军营里淬炼的“刚”与在社区服务中滋养的“柔”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完美融合,成为一种更深厚、更包容的力量。

夕阳下,王丹莹的身影与新生们融为一体。这位从社区走出的00后女教官,正用“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影响着新一代青年,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多元担当。
(通讯员:王雪萍)
作者: 编辑:丁浩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