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减,是为了增

2025-09-29 21:58

来源:

省下来的钱投向何处?流向了民生关键处,化为消费新动力。

提振消费,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和“千集万店”改造提升,加力实施消费帮扶等。政府把钱省下来,投在健全社保、提升医疗教育养老服务水平上,实质是为百姓消费卸包袱、增底气,让大家敢于消费、乐于消费。这笔钱也能用于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补助,守护他们的基本生活与消费能力。更能用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培育壮大更多经营主体,改善消费环境,让消费渠道更畅通。

近期,省内外不少地方群众乐此不疲地“定闹钟抢消费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消费折扣,商家也迎来了大量客流,补贴资金的来源首先就是政府财政。小小消费券也能够撬动数倍的关联消费增长,消费税收跟着增加,最终形成正循环。政府的“紧”,最终造就了消费的“增”和市场的“活”。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更是一种风向标。政府务实节俭,能有效净化风气、提升公信力,并引导社会形成理性健康的消费观。更重要的是,省下的钱得以投向市场不愿投但关乎长远的关键领域,如基础科研、核心技术、公共卫生等,为未来的消费升级和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可见,“过紧日子”与“提振消费”并不矛盾。当政府支出更加精准高效,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改善,百姓的消费内驱动力不断增强,才正是真正意义上的提振消费。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