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浙江应抓住优势领域率先探索勇立潮头

2025-09-29 21:54

来源:

记者:浙江不仅将“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印发了《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您认为,浙江打造“高地”的底气何在?有哪些抓手?

潘云鹤: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大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势大好。截至2024年底,浙江人工智能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5700亿元,综合发展水平位于全国第一梯队。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这意味着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浙江必须在若干个领域抢占高地,使之达到顶尖水平。我认为浙江当务之急是把“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自身优势相结合,切实抓好这些要达到顶尖水平的重点领域。

一是构建专业大模型高地。今年以来,浙江凭借DeepSeek震动全球业界,又一度在全球TOP10大模型榜单上占据三席,产生重要影响力。下一步,可以找准优势领域求深求精,在专业大模型上率先探索。例如产业大模型,浙江产业种类丰富、基础深厚,在视觉智能、汽车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医药、四港联动、文化创意等领域都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强烈的智能化需求;教育大模型,浙江大学已经联合华东6所院校推出了“智海大模型”,各校相互开放课程内容,形成紧密的协同育人机制;医疗大模型,浙江也正在建设医疗领域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二是打造智能终端和智能产品的高地。现在,浙江机器人产业发展得不错,但市场尚待扩大。与之相比,智能终端的市场更大,在产业、消费、民生、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更广泛。除了电脑、手机,各种机床、仪器仪表、家电、医药用品都能变成智能终端。而机器人和智能终端的控制系统是相通的,都有传感系统、通讯系统、计算系统、交互系统、执行系统等,技术上可以通用。浙江可以推动智能终端和智能产品的大开发、大创新。

三是建设平台经济2.0规范健康发展高地。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种平台的催化剂。平台经济在1.0阶段,主要提供生活服务,比如电子商务、打车服务等;到了2.0阶段,转向技术服务,比如画画、设计、编程、写作等,推动高技术服务业迅猛发展。浙江在平台经济1.0阶段领跑,在2.0阶段要继续走在前列,打造更多为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各方面服务的高质量平台。

四是创建“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一定是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浙江要从源头入手,提升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培养水平,尤其是扩大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AI+X)的培养规模。可以考虑把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作为AI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招天下英才而培育,同时团结省内其他高校,形成人才培养网络,为经济社会各领域输送“人工智能+”人才。

最后建议,浙江可以率先探索“人工智能+”生产关系改革,围绕数据确权、人机协同、社会分配、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开展试点。浙江是在改革中发展起来的,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有能力也要有魄力通过改革,构建与人工智能等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实现效率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为全国提供经验和样本。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