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峡谷强风,是施工中最大的难点。”大桥投资建设单位——贵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泉介绍,峡谷两岸最窄处仅300米,最宽处达3公里,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同时,气候多变、气象复杂,瞬时风力最高可达强台风级别14级,别说施工,人站在地面上都可能被风刮走。
用智慧听懂风。为掌握风的规律,建设团队反复进行物理风洞试验;为“捕捉”捉摸不定的风,建设团队引入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系统,24小时自动采集风场数据,为大桥建设提供了精准的气象参考。
在突破中创新。花江峡谷大桥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为全球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获得授权专利21项,多项技术成果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
“这是一座展示中国创新能力的‘标杆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张胤说,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攻克了多个世界级难题,标志着我国在复杂艰险的喀斯特峡谷地带桥梁建造技术稳居世界领先水平。
作者: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