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半,绍兴越城区财源大厦楼下,夜色被一抹暖黄色灯光照亮,一辆略显陈旧的“小吃车”出现在街边。不到一刻钟,神奇的一幕上演。这辆“小吃车”边上迅速聚集起人气,私家车在路边临时停靠,身着睡衣的附近居民,刚下班的年轻人,专程驱车20公里从柯桥赶来的食客……人们自发排起长队,很快队伍排起到了30人。
深夜里,老卢的摊位排满长队
现场排出十多米长队
绍兴“拌粉哥”忙得飞起
熟客们告诉记者,这是“绍兴拌粉哥”出摊了。只见他利落地摆出招牌、架起蒸笼,在狭小的空间里忙碌地操作起来。右手持着长筷在滚烫的锅中飞快搅拌米粉,只用十来秒,捞起后的米粉放入碗中细细搅拌,每一根都均匀裹上秘制肉酱;左手同时也没闲着,揭开蒸笼,水汽“轰”地腾空而起,露出里面皮薄馅大的蒸饺和小笼包。
老卢在摊位上忙活着
一时间,米粉在翻滚的高汤中起伏,蒸锅的“噗噗”声、炒酱的“滋滋”声交织,炸酱的浓香弥漫开来,成为最诱人的招牌。现场正在排队的食客们也低声交谈起来。“全绍兴最好吃的路边拌粉,你有没有吃过?”队伍中,一位老主顾向新来的朋友热情推介。
“卖得最好的是拌粉和蒸饺。”老卢边忙活边回答着记者的问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始终带着朴实的笑容。当被问及肉酱为何如此诱人时,他神秘地笑了笑:“秘制肉酱,这个可不外传,不能透露太多。”
这个“一人一车”的路边摊,在网络的推动下,迅速爆火。老卢坦言注意到了自己的走红:“我刷到了我房东女儿拍的抖音了,一下子就火了起来。最近也有很多人来拍我,谢谢大家喜欢,我也将越做越好。”
如今,摊前排队到凌晨两点已是常态,周五晚上食客更是络绎不绝。这个小小的摊位,俨然成了绍兴夜猫子们心照不宣的“深夜食堂”,用一碗热腾腾的拌粉,温暖着无数人的深夜。
很多食客围在老卢的摊位上
招牌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标语透着十足的自信。这份底气从何而来?面对记者的提问,老卢的答案简单而直接:“我敢说,我家的拌粉是非常好吃的,饺子你吃一次,能让你一晚上都在想。”现场,大家都被老卢的幽默逗笑了。
老卢正在下招牌米粉
被老熟客催着出摊
守好一方摊位,好味道回馈食客
这份自信,源于七年的坚守。来自安徽安庆的老卢,七年前选择在绍兴扎下根来,一个人,一辆车,每晚9点半准时出摊,一直忙碌到凌晨4点。“为了生活。”他简单地道出初衷。他卖的是家乡安庆的风味小吃,也有部分是自己多年摸索整合出来的特色,所有的饺子都是自己亲手包,肉酱也是自己凌晨熬制的。
火爆之后,能否持续?这是所有网红摊位面临的共同考题,老卢似乎并不急于扩张。对于食客“能不能来柯桥摆摊”“能不能来学校摆摊”的呼唤,他的回答很明确,平日里就在绍兴越城区财源大厦楼下,“仅此一个摊位”。他深知,专注才能保证品质。
在老食客王小姐看来,这种坚持正是留住人心的关键。“吃了很多年,老板哪天出摊晚了,我还会打电话去催。”像她这样的“骨灰粉”不在少数,老卢的手机里存着不少熟客的号码,这种基于味蕾建立的信任和默契,远比一时的流量更为牢固。
熟客经常催着老卢出摊
面对每晚高强度的工作,老卢有自己的应对之道。“晚上摆摊都很累,平日里注重锻炼,保持好的身体。”他的抖音主页里,除了美食,还经常分享锻炼的视频。
老卢白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健身
社交媒体带来的热度终会趋于平缓,但一碗真材实料、饱含匠心的高品质拌粉所带来的满足感,却能让食客们一次次重返这个街角。临走前老卢告诉记者,“网红”只是一个意外的插曲,他的目标始终未变:守好这一方摊位,用七年如一日的好味道回馈好顾客们。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夏若尧 视频/张衎男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