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或可更早被发现

2025-09-23 19:30

来源: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内科、东南大学医学院吕林莉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文章。其研究从尿液细胞外囊泡中发现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新型诊断标志物,实现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警、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

据介绍,脓毒症引发的急性肾损伤具有高死亡率和高并发症风险,一直是临床救治的难点。传统诊断方法依赖血清肌酐等滞后的功能性指标,无法实现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尿液细胞外囊泡作为肾脏细胞释放的生物信息载体,具备无创损伤性标志物的潜力,然而其高度异质性和混杂来源阻碍了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吕林莉团队联合多家医疗单位,通过使用基于临近编码分析的单囊泡表面蛋白组学技术,首次绘制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尿液单个细胞外囊泡亚群构成和差异蛋白图谱。多中心临床验证发现,源自肾小球足细胞的单个细胞外囊泡CD35(sCD35-uEV)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多个不良预后,包括死亡风险、持续性急性肾损伤以及进展至急性肾脏病的风险有关。前瞻性随访队列研究发现,亚临床期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即出现sCD35-uEV分泌显著减少,这种变化在传统肾功能指标异常前即可被检测,且与肾损伤严重程度呈现动态相关。通过单细胞转录组与空间多组学联合分析,证实sCD35-uEV的减少直接反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揭示了一直以来被忽略的足细胞损伤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具有重要影响。

这一研究不仅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尿液新型诊断标志物方面取得突破,具有重要临床转化价值,同时揭示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早期肾脏损伤的关键细胞学事件,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早期干预提供了全新靶点。

(内容来源:健康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