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曹梦婕
暑期旅游热潮退去,“十一”长假未至,一些“精明旅行者”选择在此时错峰出行,享受一场高性价比的旅程,旅游市场也因此悄然迎来一年中特殊的“黄金窗口期”。记者在搜索相关旅游平台后发现,若选择在近期出行,各类旅游产品价格普遍较低,机票及酒店价格也不在高位,叠加“人少景优”的体验优势,成为游客“捡漏”出行的首选。
淡季不淡
9月成“性价比爆发期”
这几天,带着宝宝出游的小曹正在海南享受着美好的亲子时光。“选择这时候出行,就是为了这难得的风景。”小曹说,他们选择了9月中旬出行,来回机票在1000元左右,住宿选择了带有2个房间的民宿,一晚的价格在600元左右,出门就见海,人也不多,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是戏水天堂。
与小曹一样在9月份享受美好假期的还有白领丫丫,她和同事们在单位的组织下开启了为期12天的新西兰之旅。新西兰的壮美自然风光让她流连忘返,她朋友圈里的一张张精美游客照更是让她的好友们羡慕不已。“新西兰正值冬季,风景别有一番风味,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去一趟。”丫丫说。
当下,机票及酒店价格普遍从高位回落,旅游资源供需关系缓和,不仅为游客降低了出行成本,更创造了人少、体验佳的高品质旅行条件。据绍兴中国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孙林平介绍,在大众传统认知里,9月往往被视作旅游淡季,暑期的喧嚣已然落幕,而国庆黄金周的热潮尚未涌起。但其实并非如此,大家的旅游热情依然持续高涨,且因为性价比优势凸显,依然吸引了很多游客踏上旅程。
“捡漏”背后 旅行消费的理性升级
随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纳入更多人的生活规划,“精打细算”成为了游客们的必修课程。相较于在节日里与较高的出行成本和人山人海撞个满怀,选择错峰出行成为了提升旅行幸福感与性价比的明智策略。
“我现在正带一个公司团队在越南玩,主要旅游的地点为下龙、河内、吉婆岛,眼下气候适中,旅程价格也较为划算,大家的体验都很好。”孙林平告诉记者,现在6天5晚的旅游行程价格大约在4500元左右,但若是暑期的话,价格大约会上涨1000元左右。
王先生和妻子已经退休好几年,他们每年都会在9月开启一场短途旅行,这一次他们将目的地定在了新疆。“暑假里一直帮忙带孩子,现在孩子们上学了,旅行团也便宜了,正好给我们一个好好休整的时间。”王先生说。
眼下,前去旅行社咨询的人也特别多。孙林平分析,随着人们的旅游观念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错峰游的优势,愿意避开节假日的人流高峰,选择在价格更为实惠、体验感更好的时段出游,这些人群中主要包含退休的银发族,学龄前的亲子旅游团,同时也有一部分公司出游团队。
记者也搜索了相关订票平台,发现9月国内多条航线票价降幅显著,部分热门酒店价格也较暑期下降三成以上。有一些数据显示,9月前两周,贵州、浙江、广西、云南、上海、四川、山东、湖南、广东、江苏等热门目的地的酒店价格,相较8月降幅在三到四成左右。
人少景优
错峰游成大众期待
当价格洼地与体验黄金期同时出现,错峰游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一股新趋势。
“现在真的不想凑寒暑假或者黄金周的热闹,错峰出行才是我的首选。”许先生是一个二胎爸爸,每年9月,他都会请假陪学龄前的女儿出去玩一圈。在他看来,错峰游既可以避开人流,提升体验,还能大大节省出行成本。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许先生这样热衷于错峰出行的市民不在少数。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错峰旅游的兴起并非偶然,是旅游消费理念升级与市场供需调整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杨洁自己负责着一家线上旅行社,她告诉记者,价格回落与体验提升的双重优势,确实会推动错峰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它除了为消费者带来较低价格和较好的体验感,对于缓解节假日期间的资源紧张问题也有很大的作用。
有需求就有市场。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旅行社开始推出“错峰专属产品”,错峰游的持续升温,正悄然改变旅游市场的供给逻辑。“错峰游”也成为了一扇窗,能够窥见旅游消费正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
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游客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错峰游将从“国庆前的短期现象”变为“常态化出行选择”,在减轻旅游资源压力的同时,减少游客们的出行成本,前提是带薪休假、弹性休假等制度在企业中得到更好的落实,保障更多人拥有自主选择休闲时间的权利,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让文旅消费更具韧性;再比如热门目的地在淡季也要合理安排好配套服务人员,保证服务体验,让错峰游真正成为大众“说走就走”的美好选择,推动旅游市场实现更均衡、更高质量的发展,形成“淡季不淡、旺季有序”的新格局。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