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水安澜 景优美 业兴旺

2025-09-22 09:59

来源:

虞舜大地,共建幸福河湖,共享碧水清波。

近年来,上虞区水利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考察绍兴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市、区决策部署,一以贯之深化河湖长制,持续推进河湖保护治理,聚焦“强城”“兴村”“融合”建设落地生效,破瓶颈、补短板、重创新,凝心聚力打造全域“幸福河湖”。

幸福河湖映射上虞全区品质生活的美好底色,更助推“青春之城”建设出新出彩。

应时而动绘蓝图

蜿蜒夏溪,波光粼粼。

上虞区丁宅乡漫水坝上游的水面犹如湖泊,倒映着两岸的风景。清澈的水流在下管溪中潺潺而来,从碇步桥的石缝流淌下来,漫过龙鳞坝,水花飞溅,游客嬉戏玩闹。桃溪谷景区内,研学团队穿梭于果林间体验农事。管溪里·村咖飘出阵阵咖啡香,年轻人在这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分享有趣的生活体验……

早些年,下管溪由于周边养殖场污染、生活污水尚未纳管等原因,水质一度降到了Ⅳ类水标准,令下游的丁宅、章镇等乡镇也深受影响。

为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改善溪水水质,上虞区有关部门对下管溪流域河道进行了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如今,游客在管溪边可欣赏美景,也可体验丰富的文旅业态。说起治水之变,沿岸老百姓感受最直观。

上虞的母亲河曹娥江蜿蜒54公里贯穿南北,滋养着上虞这片土地。如何不负大好河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乘着国家、省市关于幸福河湖建设的时代东风,上虞区深入调研,科学谋划,2023年1月成立了幸福河湖试点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上虞区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规划》,同年9月通过总河长令发布《上虞区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2023—2027年)》,开启全域建设“安全、生态、宜居、富民、智慧”幸福河湖的新篇章。2024年初编制了《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逐步建设高品质水美乡村,激发滨水岸带活力,串珠成链、连网成片,全面形成“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的全域幸福河湖新格局。

跑出工程加速度

广袤的虞北海涂,总投资21.6亿元的上虞区海塘安澜工程施工现场,经提升加固的海塘已具雏形。宽阔的堤坝上,施工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目前已完成总形象进度的93%。”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2023年3月,海塘安澜工程正式开工,建成后全线防潮标准将从“100年一遇”提升为“300年一遇”。工程积极推进海塘岸线由单一防潮向生态廊道、贯通走廊、文化长廊和产业高地等多种功能蝶变。工程建设中,上虞创新破难,多措并举,争分夺秒。为减少施工中噪声、灰尘和灯光对候鸟产生的影响,施工方主动调整施工工艺,为此工程造价增加近千万元。为期40个月的工程,预计主体工程于今年12月底前完工,较计划提前7个月。

虞北平原崧北河综合治理工程、曹娥江城区段防洪堤综合提升一期工程已完工;曹娥江中上游标准江堤提升加固工程一期正加速建设;上浦闸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5个标段将于今年12月底前全线开工建设,预计年内完成投资4亿元;五甲渡闸站建设工程即将开工……今年截至8月底,上虞累计完成水利行业投资10.44亿元,完成率83.5%;完成水利管理业投资10.49亿元,完成率77.73%。

结合重大工程建设,上虞聚力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文脉绵延的道墟街道,浙东运河(山阴故水道)穿境而过,直荡江蜿蜒流经“江南威尼斯”新屯南村,“千年名湖”贺家池静卧西侧,水系综合整治提升织就“古越胆剑地,江南威尼斯”肌理。水波荡漾处,沉睡老屋“焕”然新生;千年古韵里,闲置的“虞舜会堂”惊艳蝶变,化身为集茶咖书香、非遗文创、越水风情于一体的“一壶江南”,“煮”出时代新茶,这个休闲文化综合体打造高品质水美乡村,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创业。

目前,上虞区已打造集水美景观、旅游于一体的高品质水美乡村12个,道墟街道新屯南村、丁宅乡上宅村入选浙江省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上虞区入选全省首批全域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县;曹娥江入选浙江省2025年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争取省级补助资金3600万元。

提档升级强管护

在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的同时,上虞区在管理上同步发力。积极推进数字孪生工程建设,立足现有基础条件,结合水利AI识别技术和AI学习能力,因地制宜开展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多种感知技术相结合的河湖智慧管护试点建设,提升各类河湖问题的识别能力和精准度,探索全覆盖、高效能、常态化、规范化的河湖管护新模式。

今年4月,上虞区成功入选省水利厅公布的“河湖智慧管护试点”名单。

提档升级强管护。上虞区协作联动,以河湖长制为统领,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布区级“总河长令”,部署河湖库“清障拔钉”专项行动。完善河(湖)长履职制度,2024年全区三级河长累计巡河近16万人次,交办各类涉水问题4500余个,整改率近100%。会同余姚市、嵊州市、柯桥区、滨海新区开展联防联控联治活动,加强浙东引水河和曹娥江上下游跨区域合作。

科学评估知动态。对照水利部普查清单,上虞区制订2024年河湖健康评价实施计划,从水文、水质、形态、生物、社会服务、河湖管护等六个方面,开展调查分析,掌握河湖健康动态,目前清单内30条河湖健康评价已通过省市级验收,提前1年完成全部任务。

精准施策优生态。立足生态区域性、流域性特点,上虞实施河湖水生态系统修复,县域内区级以上河道生态岸线覆盖率86.6%,生态流量达标率100%,水质达标率100%。

兴水惠民享红利

今年7月,位于曹娥江“一江两岸”三期核心区的五甲渡城市公园再添一地标——时光书屋,亲子互动、文创展览、团建活动在这里竞相上演。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渡口,从生态整治到幸福河湖创建,蜕变为市民游客热衷“打卡”的活力滨水空间。

河湖是公共产品,会产生溢出效应,进而吸引和汇聚各方社会资本前来投资兴业,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形成良性互动。

近年来,上虞先后投资10.7亿元建设全长约5.6公里的曹娥江“一江两岸”景观工程,集防洪、文化、运动、生态、休闲、生态等功能于一体,最大程度保留原始岸线、浅滩、沙洲等江岸水土生态特色,并构筑生态绿地、园林小品、运动场地等设施,将“一江两岸”城市滨水环境打造成为生态功能、防洪排涝和城市休闲和谐共生的理想场所。

与此同时,上虞还对“一江两岸”38处约3.6万平方米水利管理用房进行确权,助资源变资产。今年3月底,位于五甲渡城市公园的五甲渡商业街区开街,实现的收益将用于反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依托水利工程不动产确权、产业布局、融资创新等措施,挖掘优质水资源、岸线资源,探索水生态价值向区域经济转化的新路径,让水资产不断‘生金’。”上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上虞,“畅饮好水”更成为共富路上的幸福标识。去年6月,上虞全区91座单村水站完成城乡一体化联网供水和膜处理工艺提升改造,工期较原计划缩短一年半,在全省率先实现优质饮用水村村通,并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同时,上虞区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完成山塘整治12座、水库加固2座、灌溉设施更新改造40座,保障农田灌溉。今年,上虞区积极探索单村水站建管机制改革,被列入全省试点,出台《深化农村供水县级统管机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加快补齐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短板,一体推进城乡供水“同标同质同服务”。

“水利+”风生水起

上虞区以乡村振兴和“千万工程”为总牵引,以水为脉,不断整合优质资源。

今年,上虞区创新实施“滨水文旅”发展战略,通过将地域人文特色有机融入水利建设,实现人文与生态、传统与现代、防洪与休闲的多维融合,助力打响“一江两岸三城四季”上虞文旅新品牌。

“一江两岸“加速推动“水利+生态”“水利+文旅”“水利+体育”“水利+总部经济”产业在这里扎根生长。

位于曹娥街道的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即火,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5.15万人次,呈现一派江南水乡古韵与现代商业交融的盛景。

皂李湖畔,青年创客史喜阳带领团队用“快乐经济学”定义文旅市场,打造集户外活动、水上运动、青年社群、户外生活方式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营地“哈哈计划”,获全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凭借“动静皆宜”的差异化体验,该营地成为长三角短途游的热门地。

升级后的曹娥江半程马拉松赛,依托“一江两岸”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让国内外1.5万名参赛选手跑进“青春之城”。曹娥江主题烟花秀、皂李湖环湖跑、萧曹运河龙舟赛等一系列依托幸福河湖开展的滨水文体活动,让市民更为直观地感受上虞城市发展,感知上虞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文魅力。

以水为媒,上虞区持续打磨“幸福河湖+X”,做优做活水旅产业文章。

“漫游娥江”游船新年祈福非遗文化表演,吸引市民游客打开极具上虞特色的城市封面。道墟街道新屯南村直荡江畔,极具特色的“越国文化与祭春仪式”,将沉睡千年的古越文化基因唤醒。丰惠古镇浙东运河边,别开生面的非遗快闪活动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创新巧妙融合。中华孝德园内,震撼与奇幻的“吉象巡游”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群众对幸福河湖的感知度、获得感、满意度全面攀升。

随着曹娥江“一江两岸”生态价值转化的深入推进,“一江两岸”核心区已汇聚21个总部楼宇项目,其中已完工建成大楼6幢,在建大楼13幢,今年新开工大楼2幢,一幅产城人文融合的滨水“青春之城”图景已徐徐展开。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