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一早,家住柯桥区华舍街道华墟社区的丁大姐直奔利佰家菜市场内的“一桌土菜”直营店,挑选着一小时前从柯桥区稽东镇大桥村采摘的茄子、丝瓜等时鲜蔬菜。从田间到餐桌,从乡村到社区,“一桌土菜”共富工坊直营店采用“基地直供+社区直销”的模式,既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让利消费者,又帮助山区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9月18日《绍兴日报》)
绿水青山出“好货”。柯桥区南部山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的不仅是香榧、青梅等特色农产品,还有竹笋、蔬菜等广受市民青睐的众多传统农产品。但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制约,山区农产品“卖难”与城市居民“买难”问题长期并存。为此,今年以来,柯桥区启动南部山区消费帮扶季活动,系统梳理平水、王坛、稽东三镇的四季农产品及全年供应的农副产品信息,创新实施“基地直供+社区直销”等“展、促、购、助、带”“五销模式”,年初以来实现销售额170余万元,不仅让城市居民享受到了优质农产品,也为农户增收、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
“五销模式”让山区好货的销售有了长足进步。但总体而言,山区好货的“出山”之路,仍有待进一步拓展。以“基地直供+社区直销”为例,目前这样的直销点还只有华墟社区一家,接下去一段时间,其布点范围很可能也局限在柯桥区内。但事实上,柯桥区南部山区与越城区的城南、城东区域更为接近。因此,能不能打破区域之间的隔阂,让南部山区农产品在越城区相关社区也可以布点直销?这样一来,既能够降低相关运输成本,也可以方便销售、便利群众,两区相关部门不妨加强对接、严格论证、探索实践。
山区好货更好“出山”,也可以采用让市民主动“进山”的模式来实现。随着柯桥区南部山区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休息日到山区休闲旅游、放松身心,已经成为众多市民的选择。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市民对山货的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有人希望自己能在小山村拥有一小块地,种植可供自家食用的果蔬。因应这种心理,柯桥区南部山区各镇村不妨尝试引导农户与市民“结对”,形成更灵活、覆盖面更广的自主生产、管理、销售一体化网络。比如,可以让农户将自家闲置的地块短期租给市民,由其自主种植、管理;或者双方签订协议,由市民出资,农户负责种植养殖,定向将相应地块出产的山货供应给市民。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山区好货“出山路”要越走越宽,品牌化是必由之路。今年7月,柯桥区已经正式发布“鉴水源”区域公用品牌,构建“1+N”品牌体系,整合平水日铸、王坛有货、“一桌土菜”等子品牌,形成品牌矩阵。接下去,一方面,要持续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技术,提升山区好货品质,突出品牌核心价值;另一方面,则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体系,持续提升市民对山区好货的美誉度、对品牌的忠诚度,从而建立起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供给关系,让山区好货大行其道,让山区群众乐享其成。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风 云 编辑:方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