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秋雨秋风血脉长

2025-09-21 08:24

来源:

怀谷

一年四季中,为什么秋天最容易令人感伤?我们回忆秋瑾女侠临刑前夜在狱中写下了“秋雨秋风愁煞人”七个字,成为她的精神密码。其实这七个字并非秋瑾原创,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最早的文学作品,就是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陆游《悲秋》诗吟:“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正是古今同感,心有灵犀,陆游《秋风曲》曰:“秋风吹雨鸣窗纸,壮士不眠推枕起。”毛泽东1961年写下《纪念鲁迅八十寿辰》:“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他盛情赞美越乡名士可贵的精神气质,从“剑南歌”(陆游)直到“秋风吟”(秋瑾),这就是一脉相承的越文化优秀传统。

王阳明写在秋天的《诸生》诗曰:“人生多离别,佳会难再遇。如何百里来,三宿便辞去?有琴不肯弹,有酒不肯禦。远陟见深情,宁予有弗顾?洞云还自栖,溪月谁同步?不念南寺时,寒江雪将暮?不记西园日,桃花夹川路?相去倏几月,秋风落高树。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心学大师表现出他与弟子难以割舍的情绪。

清代绍兴诗人陶澹人的《秋暮遣怀》一诗:“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雨秋风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农历六月六日,正值炎夏,秋风未起,但从字面想象出萧索秋天的场景,满目皆秋、满心悲秋,诗人对于秋天是特别敏感的,也许她想起了历代诗人的呼唤。

鲁迅《辛亥残秋偶作》诗:“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这是鲁迅生命的绝唱,可谓百感交集,其孤苦之心谁能够知会?毛泽东称绍兴为“名士乡”,高度评价了越文化传统,他从乡土精神的渊源上揭示了鲁迅这个“民族魂”所产生的特定环境。

今年是“巾帼英雄”秋瑾诞辰150周年,鉴湖女侠所彰显的中华气概与民族精神,依然是每个公民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原动力。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