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夏履桥村:承禹迹文脉 谱治理新篇

2025-09-21 08:15

来源:

  全媒体记者 薛妙珏 通讯员 胡成钢

  青石板路蜿蜒穿村,古桥流水相映成趣,走进夏履镇夏履桥村,历史沉淀的厚重与乡村振兴的活力在此交融。作为承载大禹治水传说的古村落,该村始终以“文化传承”为根、“治理提质”为要,在保护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先后斩获省级文明村、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区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多项荣誉,让这座千年古村焕发出新时代的璀璨光彩。

  溯源禹迹承文脉,古村故事焕新颜

  夏履桥村的村名渊源,藏着一段流传千年的治水佳话。相传,大禹率民众疏导洪水至此,为抢治水进度,不慎遗落草鞋却无暇回身捡拾,依旧躬身投入治水大业。乡人为感念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与治水功绩,在遗履之处修建桥梁,命名“夏履桥”。如今,遗履旧址旁建起开阔的大禹广场,铺设蜿蜒游步道,每逢节假日,村民与游客纷纷在此驻足,凭吊先贤、追忆往昔。

  作为浸润千年文脉的古村,夏履桥村格外珍视历史积淀。村内的村史馆宛如一部立体“村庄史书”,详实的文字资料、珍贵的老照片与实物展品,系统梳理出村庄的地域地貌变迁与历代发展脉络。更让村民自豪的是,这里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传染病专家李兰娟——她在学术领域成就卓著,还始终心系家乡,其丈夫郑树森院士同样是肝胆外科与肝移植领域的领军人物。自2018年起,每逢母亲节,两位院士都会回村开展免费义诊,用专业医术守护乡亲健康,这份桑梓情怀温暖了整个村落。

  为传承院士精神、激励后辈成长,村里专门设立“院士基地”。基地内陈列着李兰娟院士的成长历程、学术成果与工作影像,生动展现她从乡村走出、投身科研医疗事业的奋斗故事。如今,这里已成为周边学校的重要研学场所。

  精细治理惠民生,共建共享促和谐

  为夯实美丽乡村建设根基、铺就共富通途,夏履桥村率先聚焦辖区淡竹坞、徐阔坞山路交通短板,把涉及两地长约1000米的山路升级改造列为重点民生举措。“去年年初,我们启动山路修整硬化工程,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施工,昔日崎岖难行的山路彻底变身平整宽阔的硬化路。”该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成功打通了山区交通“堵点”,更让农产品外运有了“快车道”,为后续发展特色产业、吸引游客筑牢了交通基础。

  在补齐交通短板的同时,夏履桥村也同步推进人居环境的深层改善,河道治理便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多年前,村里已完成污水零直排工程,为河道生态保护筑牢了第一道防线。去年6月起,该村进一步升级治理举措,对村内500米长的主要河道展开系统性修缮。如今,这里不仅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后花园”,更以灵动的生态之美为村庄增添了独特魅力。

  交通便捷了、环境美化了,如何带动村民共富,成为夏履桥村下一步的核心课题。“要让土地‘活’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村党总支书记邱建忠的这句话,道出了村庄发展的核心目标。去年以来,村里以“尊重民意、利益共享”为原则,通过耐心上门沟通、细致政策宣讲,顺利从农户手中流转出300余亩闲置土地,并将其纳入村集体统一管理运营。目前,这部分土地已正式进入招商引资阶段,计划打造集康养度假、田园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乡村产业项目。“项目一旦落地,既能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能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分享发展红利。”邱建忠表示。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