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守护千年绿荫 留住绿色乡愁

2025-09-21 08:11

来源:

  一株株古树沉淀着历史,一圈圈年轮记录着岁月。历史不仅书写在古籍碑刻、博物馆藏之中,更鲜活地镌刻于苍劲挺拔的躯干之间。

  作为古越文明的发祥地,柯桥区的森林面积达74.9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9%,林木蓄积量为359.82万立方米。在这片土地上,古榧树与会稽山民相互滋养、大香林的古桂树香飘十里、王坛古柏历经1950年仍郁郁葱葱……它们见证了岁月沧桑的变迁,也唤起了人们的乡愁情怀,更构成了柯桥最为独特和珍贵的绿色遗产。守护好它们,既是生态的需要,也是文明的传承。

  古榧群里的光阴故事

  眼下正是香榧采摘季,稽东镇占岙村也迎来了丰收时刻。源于一代代榧农的精心栽培和守护下,历经千百年的古榧树至今回馈着当地山民,在榧林里,随处可见榧农身跨背篓、脚踩长梯采撷榧果的忙碌身影。

  柯桥现有古树中,古榧树数量最多,达20343株,树龄500年以上的古香榧有1018株,1000年以上的有22株,多分布于稽东镇。2013年,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山地经济林果为主要特征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占岙村就位于古香榧群的核心地带。

  于榧农而言,呵护好榧树是刻在基因里的传统。在过去一年里,随着榧农黄天明将守护古树名木的事迹搬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中国角会议,越来越多人知道了在柯桥的大山深处,仍有这样一群人代代坚定地守护着“绿色记忆”。

  据报道,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9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举办,这是10年一届的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也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作为中国农民代表的黄天明将再次踏上国际舞台,向全世界分享中国农民世代守护古香榧群、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全面摸清“绿色家底”

  葱葱古树,绵绵守护。近年来,我区一直在探索古树名木保护的新举措、新办法,摸清“家底”是第一步。

  柯桥的树种丰富、分布广泛,古树与传统村落、文物古建筑等人文景观相伴相生、融为一体。据2016—2017年全面调查显示,全区百年以上的古树有21674株,隶属23科、36属、39种,总量占绍兴全市的31%,古树群达226个。其中,古榧树数量占全区古树总量的93.85%,此外还有金桂、樟树、枫香、马尾松、苦槠、南方红豆杉等树种,分布在全区16个镇(街道),其中千年以上古树共31株。

  2023年,我区开展了辖区内古树资源补充调查,“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不仅摸清了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树龄结构、健康现状等生态底数,还新增三级古树285株,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柯桥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实现对古树名木的精准管理,我区还研发了古树名木数智管理平台,为2.03万株百年以上古榧树及8500余株后备古榧树配置了独一无二的“身份二维码”,拿出手机一扫,古树树种、树龄、生长位置、健康状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青绿延绵处生态文明永续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更科学的监管、更细致的养护,才能让它们稳稳扎根,在岁月中繁茂生长。

  随着时间推移,柯桥部分古树因树龄老化、极端天气或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出现树势衰弱、濒危等状况。为此,我区建立了“林长制+古树名木保险”保障机制,明确“一树一策、一树一人”责任清单,落实有害生物防治、枝条整理等4类保护措施与根系复壮、树腔防腐修补等6项复壮技术。通过这些精准措施,目前已完成278株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救治濒危、衰弱古树61株。其中,位于占岙村树龄超1570年的“榧王”,在钢槽固枝、清腐去枯、根施功能性棒肥等综合措施的救治下重获新生。

  近年来,我区还推动编制《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古树名木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再造与可持续利用》,向世界分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柯桥经验”。

  全媒体记者 方剑萍 文 徐晔 陶文强 摄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